至于种子,是因为那八十万的牛羊必须要留下一些。
因为霍嬗带回来的那些匈奴人,打完后他们是不会跟着一起回来的,他们日后会在那边生活,也是需要牛羊的。
而这就是所有的战兵的布置,而与战兵一同的,还有军户的布置。
在这十万骑兵的背后,刘彻和卫青还准备了二十万的军户,将近八九十万、百万人。
这二十万的军户就是霍嬗的后备力量,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甲胄和兵器,一身令下就是二十万的大军。
这些军户都是从六郡等地调过去的,他们会比大军先一步到达西域边缘的敦煌等地。
开耕荒地,建立简单的城镇防御,等待着大军的到来。
而在大军征战之时,他们的任务就是搞农业,尽快的做到自给自足。
若是大军战败了,他们就是后备力量,也是对敌方的防御力量。
若是大军战胜了,他们就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布置,是接手战利品还是向前推进,都要看实际的情况。
等战争完了以后,他们就会挑选合适的地方建城生活下去,他们就像是触手一样,帮助大汉掌控那一片地域。
在这个时代,没有其他的办法,你要想掌控新占疆域,只有迁人口过去。
而他们叫军户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光帮大汉掌控这片区域,他们还处于敌人进攻大汉的第一线。
他们就是大汉的第一股防御力量。
就像是北地的军户一样,那片地域自从被匈奴抢去以后,就是匈奴的地盘。
大汉就是用着这个办法,一步步的重新掌控了下来,紧紧的握在了手中。
而现在霍嬗不想要带更多的兵马,卫青想到了西域的情况,又想到了军户的情况。
他心中升起了一个荒缪的念头:
‘他是不是怕麻烦?’
卫青的这个念头并不是凭空由来的,他是结合了霍嬗的性格和自己的经验得出的。
霍嬗的性格有着一些懒散,也不能说是懒散,反正就是很怕麻烦。
而卫青知道手下将领请战的威力,那是能够把你烦死的。
你就算是打了他的板子也不管用,人家不怕你打他的板子,人家只想上战场打仗,只想杀敌人立战功
结合这两点,卫青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既然带不了那么多的兵马,带了这个那个就带不上,那就索性一个都不带,免得没带的磨磨唧唧说闲话。
其实卫青猜的没错,霍嬗确实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并不是这个原因,而是他一早就想好了。
至于军户方面,还是因为怕麻烦的问题。
二十万的军户啊,拖家带口的多少人啊,卫青猜测,当霍嬗知道了以后,怕是也不愿意带。
因为这二十万的军户也需要他来安排,卫青体验过那种感觉,每天鸡毛蒜皮的,能烦死个人。
所以他就得出了这个结论,他准备劝一劝。
………
“子侯,西域不可小觑,左近还有三十万的匈奴大部落呢。”
霍嬗有些奇怪的看着卫青,开口说道:
“我未曾轻视,匈奴义从和左大都尉五万兵马,羽林虎贲北军四校近万,湟中义从再出个一万,这就已经七万了。
我此行前去羌人也有着自己的谋算,我准备去找找羌人各部的首领。
他们为何要一直死盯着我大汉,跟着我大汉天军,咱们一起去嚯嚯西域不好吗?
我大汉与匈奴已经攻守易位了,匈奴已经称臣了,如今我大汉才是老大。
他匈奴能给你什么,我大汉给的更多。
而且大汉边疆百姓穷的要死,西域多富啊,到处都是黄金,灭一个国,啥都有了。
若是羌人能出三万兵马,加一起就是十万了。
若是羌人不出兵马,也有七万了,足足的了。
而且西域诸国一盘散沙,有人抵制我大汉,自然也就有人顺从,而且如今匈奴也已称臣,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若是有十个国家,每国出个两三千,加一起也有两三万吧,所以……”
霍嬗说到这没有再说下去,而是双手一摊,众人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厅中的众人皆是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霍嬗。
旁边的公孙贺喃喃自语了一声:
“仗还能这么打的吗?”
霍嬗听到后耸耸肩,开口说道:
“还真就能这么打。”
霍嬗喝了一口水,看到众人都看着自己,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