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赴任洛阳前,李延庆狠补了一番洛阳的历史,对洛阳的过往以及现状可谓是信手拈来。
张谦和用鞋底磨了磨脚下硬邦邦的黄土,啧啧称奇。
高锡不再理会他,转头问李延庆道:“即将入城,可有定策?”
“定策?这种东西怎么可能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李延庆摇了摇头,面色逐渐凝重。
从开封到洛阳这一路上,李延庆一直在与高锡商量如何对付十阿父。
结果毫无疑问,自然是没商量出个结果来。
李延庆与高锡之所以到现在都拿不出定策,不光是因为十阿父树大根深、势力庞大。
更大的阻力,其实是来自朝廷,来自皇帝郭荣与首相范质。
郭荣与范质固然想要遏制十阿父的猖獗,但以他们为代表的朝廷,并不能明着对十阿父出手。
更有甚者,若是洛阳御史台上折弹劾十阿父,朝廷甚至还要驳回去,而且还要免去弹劾御史的官职。
朝廷的矛盾,在于朝廷的性质。
当今之周朝,毫无疑问是武官掌权,下至各州刺史,上至皇帝郭荣,各级实权皆由武官出身者占据。
先帝郭威当年造反之所以顺风顺水,最根本的原因也在于他是个武官。
当郭威在开封城外击败后汉隐帝刘承佑,入主开封后,坐镇各州的武官便集体宣布对郭威效忠。
这些地方实权武官都明白,同是武官出身的郭威,会承认并维护他们的利益。
郭威也确实“够意思”,花一年时间平定零星叛乱、坐稳皇位后,立刻就开始着手削弱武官的权力。
这些削弱,倒也并未伤筋动骨,无非是削减武官后代的荫补名额、削弱地方武官的财政权等。
正因为力度不大,武官们看在郭威手握重兵的份上,捏捏鼻子也就认了。
待到郭荣即位,刚开始他还很收敛。
等到了显德三年,郭荣即位已近三载,皇位牢固,终于敢对武官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