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粒子炮的原理就是传说中的“阿姆斯特朗螺旋加速式超电磁炮”。

理论归理论,但实际上粒子炮的速度和威力会受到电磁加速器材料的承受能力限制,最终导致炮弹飞行速度远不如激光

当然,这里的激光并不是指电影里那些能被目标看到,然后躲开的拉胯玩意。

激光是高度聚集的光,速度为光速!

但好在,粒子炮跟激光炮比起来也是有着明显优点的,粒子炮的能量收敛、稳定,不容易逸散,不像激光炮会随着距离的快速流失能量,快是快,但用于长距离打击的话,等到了地方威力也丧失大半了,十分浪费。

克里人的粒子炮虽然速度远达不到光速,但在电磁加速下也具有每秒两三万公里的恐怖速度,隔着十几万公里打到地球,也就是不到十秒钟的事情。

几秒后,光柱到达地球。

这个时候,斯特兰奇已经提前几秒预测到了粒子束的新落点范围,提前带着周幼平跨过空间之门到达位置,开好“魔法筒”。

粒子束来了,但很快又被“折射”了出去。

因为粒子炮速度极快,快到正常人肉眼无法捕捉的缘故,克里人第一时间并未看到粒子束被“折射”的样子。

克里人左等右等,再次等了个寂寞。

地球还是没炸。

直到克里人调出了先前侦察机摄像头所拍摄到画面,然后其倒退到粒子束与地球接触的“大约”时间的前几个毫秒(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单位s),然后再减速个几万倍来进行播放,最终看到了粒子束被“折射”的过程。

很快,克里人找到粒子束的“折射点”,放大、放大最终看到了斯特兰奇和周幼平。

斯特兰奇,克里人不认识,但周幼平的样子他们却忘不了!

克里人知道周幼平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动作后,他们顿时有点慌,但想到他们之间隔着十几万公里的遥远距离后又安心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