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锄禾日当午

七月的天气,热得特别很,这些皇子、皇女们,站在那还要有人打伞、有人扇扇子,现在让他们拉犁子,两圈下来,所有人全都热得大汗淋漓,累得气喘吁吁。

李元景趁机教育他们,农人们生活不容易、粮食生产不容易、因为缺粮,每年都有许多人饿死,所以每个人都要勤俭节约、爱惜粮食。

李元景同时把李绅的两首《悯农》当场背诵了出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诗?

这诗写得太好了!

裴寂、孙思邈、刘金方等人都在场,在场的还有许多裴寂招聘的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这些皇子、皇女、大臣子女们最大的也不过十三四岁,大唐建立时他们才刚刚三四岁,没有经历过唐朝建立之前的战乱、民不聊生的日子,不懂得民生的艰难,但裴寂、孙思邈、刘金方、裴寂招收的能工巧匠等年龄大的人,全都亲眼见识过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悲惨场景,他们对民不聊生的日子全都深有体会。

现在听李元景如此教育这些皇子、皇女大臣子女,他们都很感动,同时也很吃惊:

原本李元景纨绔放荡、奢侈浪费,根本不知道勤俭节约,现在他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懂事、对社会穷苦百姓的生活如此理解、怜悯、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