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宋小青的介绍,宋铭哲被动了解到了刘小梅的情况。
原来刘小梅家有三个孩子,她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姐姐在宋小青他们原来打工的城市,弟弟正在上大学。
刘家也跟他们宋家一样,也是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
刘小梅的姐姐跟宋小青和宋小芳差不多,都是上了初中就被迫辍学出去打工。
刘小梅上了大学,也并不是刘家让她上高中考大学,而是她自己拼出来的。
她初中毕业的时候,父母就不让她继续上学,即使她中考的成绩很优秀。
后来还是她告诉了初中班主任,班主任老师帮助她去县高中和教育局帮她争取了助学金。
家里不支持,她初中毕业的暑假就出去打零工挣钱。高中住校要用到的铺盖,还有去县城的车票,学杂费这些费用都是她那时候打零工挣的。
那时候父母别说给钱,甚至扬言不要她这个女儿了,他们只顾得上供她弟弟上学。
她姐姐已经辍学在外打工,看她倔强又可怜,除了给家里寄钱外,也偷偷给她寄一点,这才勉强攒够了去县城上学的钱。
到了高中,刘小梅不但努力学习争取助学金,还要在假期到外面打零工。
每个假期她都不回家,到她姐姐所在的地方打工。
过年的时候,她姐姐和宋小青他们都会回老家过年,但是刘小梅不回家,一方面她得继续挣上学的钱,另一方面,她也打定了主意要跟家里断绝关系。
父母说不要她了,那她也不要那个家了。
刘小梅她姐让她别那么拼,也想多给她寄点钱,但是她姐的辛苦她看在眼里,知道她姐挣钱不易,还要给家里寄,还要供弟弟上学,她不能也跟着吸血。
三年的高中就在这么艰苦中度过,刘小梅考到了很远的大城市上大学。她申请了助学贷款,然后继续打工自己供自己上学。
刘小梅她姐和宋小青他们一开始还觉得刘小梅太拼太倔了,没必要跟家里闹翻这么去拼命。
但到后来她考上了大学,他们都很佩服她,反正他们是做不到,同时也很羡慕她。
他们虽然顺着家里的意,而且大部分时候也认同父母的做法,但是说不想上大学那是不可能的。
在他们那个地方,男孩子考上大学都不得了,更别说是女孩子了。
刘小梅考上大学后,他们那里的人都夸赞羡慕得不行,尽管在她努力自己上高中的时候被很多人指指点点,也没人帮她。
她父母那时候也回过神来,不管怎么说,是他们刘家的骄傲,看乡里乡亲羡慕的表情就知道。
他们是否供她上大学是其次,但这个骄傲得抓住,于是让刘晓梅她姐去喊她回家。
还说了些好听的话带去,说他们不计前嫌,家里还把她当一份子。
刘小梅早就死心了,根本不回去。
所以自那之后,她父母再也没让她回去过,她也只认她姐姐一个家人。
她姐还有宋小青他们没少劝她,跟她说再怎么也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是自己土生土长的家,让她有时间还是回去看看。
最后自然是没劝成功。
至于后来上大学再到毕业后找工作上班,刘小梅自然也吃了不少苦。
宋小青以前对刘小梅虽然佩服羡慕,但也不是完全理解她。直到最近,宋小青才越来越理解她为什么要那么拼。
说白了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命运吗?与不公平的命运作斗争。
宋小青回想起来,要不是宋铭哲回来创业让她和宋小芳当经理,要不是宋铭哲给他们买了很多书,又让他们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她可能到现在还不是特别理解刘小梅。
宋铭哲从宋小青说的话里也听得出来,她姐现在是变了,也跟他一样,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
他为她感到高兴,也打心里对刘小梅敬佩不已,“听你这么说,刘小梅确实厉害,让人敬佩。跟不公平做斗争,争取自己的权利,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做得很对,很多人做不到她那样。”
“嗯。”关于他这些话,宋小青不好多说,毕竟从小到大她和宋小芳都是被吸血的对象,而他们的血就是拿去供养他们这个弟弟的。
“所以我说过,我欠你和我二姐太多了,以后我会慢慢还。”宋铭哲道。
“你不用那么说,”宋小青道,“你帮我们已经很多了,我们现在也改变了很多观念,知道为自己的幸福努力。你就放心吧,你自己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你们能为自己着想就好了,我还担心你们转不过弯呢。”
宋铭哲也知道,很多遗憾是怎么都不可能弥补的。但是现在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尽力多为他们做一点。
至于他自己,反正他也不打算找对象不打算结婚,就专心做事业,没有自己的家庭,他完全顾得上帮助两个姐姐。
挂了宋小青的电话,宋铭哲惆怅了好一阵。
他又想到宋小青给他讲的刘小梅的事,她经历的那些,一点也不比他在女尊世界里经历的容易。
但跟她比起来,他自己的勇气却差人一截。
更令人尴尬的是,他竟然也是在她一路艰苦走来的道路上的一个施害者。
对刘小梅肃然起敬的同时,宋铭哲的内疚感也更加的强烈。
他觉得刘小梅那样的人,有着那么优秀坚韧的品质,她做事肯定能成功,只不过可能资源不够,所以她的事才那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