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经虽只二百余字,但作为佛门六百般若经之第一,慕容白即便已参悟了这么多年,对于心经当中所蕴藏之奥秘,却也不能说自己全部都已弄懂。
不过即便如此,有心经在手,慕容白拿到大梵般若这部天音寺的镇派法诀以后,瞧着也不会太过生涩。
再加上他已臻至上清境第九层的高超修为,要修行此大梵般若,却也并不算太难。
第493章 下山
第524章
以慕容白的身份,他在风回峰上当然有自己的练功房。
同几名执事弟子那里说过一声,要他们给曾叔常带个话去以后,慕容白便打开了练功房里的禁制,又丢出几面阵旗,自己布了个阵法出来。
而后便盘膝坐在蒲垫之上,开始闭目沉思起这一部才从张小凡手上弄来的大梵般若。
慕容白对太极玄清道的修行已到了上清境圆满,体悟自是良多。
如今细观这大梵般若,却是发现佛门的修行法诀,虽是粗粗瞧来与道门秘法有南辕北辙之嫌,但若细细体悟,却又如天地阴阳,相互统一,令人不自觉的便想将全数心神都浸透其中,做一番仔仔细细的研究。
与太极玄清道不同,这大梵般若对天地灵气并不怎么在意,它的修行,却是首重对人体自身力量的锤炼。
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梵般若讲究感悟自身,应了佛门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之意,要将人身当做一个大宝库一般来进行修炼。
虽是乍看之下,与道门道法自然的修行理念并不相同,但若细细思量,这里头暗含的修行真意,却是并无多少差异。
再联想到自己已修行了过百年的导引术秘法,想到自己在修行中所遇到的瓶颈关隘,如今佛道同证之下,慕容白心中感悟,更是变得深刻了不少。
他在这练功房中一直闭关了足足三月有余,从未走出过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