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薛瑜将这件事抛在脑后,关注起第一版报纸发行的状态。

秘书省下分出了邸报部,负责《大齐要闻》和未来可能会有的新报刊,和负责校对、管理印刷书籍的学部正好是对门,但在这个时代,也没人会来指责他们既制定规则又参与比赛。

薛瑜只留心了一瞬,就被她辛辛苦苦写作文换来的,秘书省实权人物苏禾远对报纸初天发售情况的详细介绍与分析声吸引。

年前秘书省监告老还乡,苏禾远吏部考评通过,成功上位。

苏禾远当然不是凭着师生关系,要求薛瑜写小作文,一个全程跟进报纸进度的重要人物的全盘托出介绍,对薛瑜还是很有帮助的。倒不是不能强行要苏禾远说,但是为一件小事去告皇帝,未免有些小题大做,只能当做启蒙老师的“爱的教育”,选择接受罢了。

“本年度印刷……”苏禾远认真起来,才能看出来当前京城各部最年轻的主官的风采。

交易很划算,苏禾远从秘书省的基础工作讲起,浅入深出,就算不了解的人,随着讲述也能对秘书省的各部发展和变化有了框架。薛瑜听着他阐述的印刷数量等等,深思起来。

第305章 . 格物致知(二更) 报纸发行与实验室……

当前的印刷还完全掌握在秘书省内, 特殊的印墨技术和高质量的纸张、内容,都决定了这些书籍的官方垄断地位。

尽管在想明白如何操作后,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私坊, 其中尤以这次商队回国带回来的楚国印书为最, 但对官方允准印刷书籍的冲击并不大。

来自后世的技术垄断,其他人起码要过些年才能摸到边, 现在出现的,要么是赔本赚吆喝的买来齐纸纸张自己雕版印刷, 从价格到成本都很难与齐国书籍相提并论,在印墨上,也显得不那么优秀,要么是从纸张到雕版印墨都选择自己来,看上去像地摊货色还价格昂贵的自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