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乱了

“祸事了!”

当李崇听说朝廷任命抚军将军崔暹为北讨副都督之后,脸都绿了。

他的官职是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北讨诸军事,完全称得上位高权重,但是想要以此节制从二品的将军崔暹,显然是不可能的。

纵然使持节是代表天子权威,那也只能斩两千石以下的官员……

宦海沉浮近五十载,李崇太了解崔暹了,此人性格狠酷,奸滑好利,谄事权势,曾因贪污、侵盗公私,两次免官……百姓称其为“癞儿刺史”。

“也不知谁提拔这么一个对上位唯唯诺诺,对百姓重拳出击的无赖?”行军路上,李崇向将军府长史祖莹抱怨道:“满朝公卿,竟无一人忠心为国吗?”

祖莹是约摸三四十岁,头戴纶巾,手摇羽扇,一派名士做派,他的名头很大,当世无人不知,后世无人不晓。

即使你不知道他的生平,也一定知道《三字经》中的那句莹八岁,能咏诗。

祖莹就是那个八岁能咏《诗》《书》的神童。

当然了,他小小年纪能够扬名立万肯定离不开家世的辅助,世家大族相互标榜早就是老得不能再老的老传统了。

祖姓自魏晋以来,即是北州著姓,在幽燕之地,祖氏的影响力仅比范阳卢氏差一点。

当然,士族门阀阀阅高低是有专门的评判标准的:

‘郡姓’者,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

有尚书令令、尚书仆射者曰‘华腴’。

尚书、领军将军、护军将军以上者为‘甲姓’。

九卿、州刺史为‘乙姓’。

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

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

祖氏三代以内获赠过两任州刺史,算是乙姓。

东方氏世为州官,是最低的丁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