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难民们也都很努力的干活,不能白白占朝廷的便宜,不然的话,以后若是还有大灾,朝廷不救他们该怎么办?
至于朝廷对于他们田地的处置方式,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大多数都是赞成的,要真是能够有五石的产量,给朝廷一半他们也是愿意的,剩下的也足够他们一家人吃了。
在他们看来这样干旱的天气,就算那红薯产量高,但是怎么可能有五石?能有一两石就不错了,到时候凭借着家中的六七亩土地,足够他们一家人坚持到明年的夏收了。
在此次以工代赈的实施过程中,竟然还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当得知朝廷组织难民大规模在陕西修路时,陕西多地的士绅纷纷拿出藏在家里、钱庄的银子以及粮食等物资,作为对于修缮道路的支持。
对于士绅们而言,虽然他们会在灾荒年连通过多种手段从难民手中夺走他们的粮食,到他们也有义务为难民提供一部分的稀粥,毕竟这能够增强他们在当地的民心。今年他们也做了,可惜百姓们已经看不上他们那一碗里见不到两粒米花的稀粥了,纷纷跑到少府那里了。
这让他们又惊又喜,现在朝廷又在开始修路、兴修水利。这些事情按照长久以来形成的规矩,他们作为士绅是要捐献银子、粮食的。
在大多数士绅还在犹豫之时,西安的不少大家族已经开始捐献了,而且比往年拿出来的更多,对于这些人,在他们看来朝廷将秦王府给整没了,接下来西安城内的多数店铺都是要发卖的,即便是少府自己留下一部分,剩下的也是极多的。
这个时候多拿出来一些东西也能给朝廷留下一个好印象。
他们作为在陕西有着很大影响力的家族,很快陕西的其余士绅纷纷仿效。对于他们送的东西,朝廷自然是没有不收的道理,毕竟这些事情的成本也是很高的,朱由检的内帑银子再多也受不了数个月来这么大规模的花销,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于是在少府的运作以及朝廷的积极配合下,大明朝第一次出现了在出现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时,当地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物价上涨的情况,尤其是粮食这种救命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