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6页

官道无疆[校对版] 瑞根 2177 字 2022-10-27

陆为民和骆康都为之意动,杜玉琦能想得如此周全足见也是在这个问题上是考虑过很多的,这个基金究竟算一个什么性质还不好说,如果只是用来日后同学会开销,和扶助遭遇病害情况不佳的同学,似乎有点儿小题大做了,但是这个出发点却是非常好的,有了这个基金,起码可以让同学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相聚,从这个角度来说,陆为民是很赞成的。

陆为民已经越来越觉得高处不胜寒的滋味了,随着自己地位的变迁,身畔能够随意而言的人越来越少,像曹朗、骆康和黄绍成这样可以无所顾忌的敞开心扉说话的,在昌江基本上都找不到,所以他也很珍惜这种同学聚会,前一两次同学聚会自己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参加成,也很是遗憾,所以他很希望今后这一类的同学聚会多一些,也让自己在身心疲倦之余获得了一个自我调剂和放松的机会。

“杜同学……”陆为民刚一出口,杜玉琦就微笑着打断,“为民,你还是叫我玉琦好了,免得听起来太生分。”

“好,玉琦,这个同学会的规模怎么来确定,哪怕是以一个86级规模都有些吓人吧?以一个班,一个系某一届,我们这些人能代表么?这一次没来的同学呢?还有这个同学基金的性质,也要琢磨好,如果规模大了,假如大家都很踊跃,资金筹集规模大了,怎么运作?”陆为民觉得这个问题恐怕没那么简单,如果小打小闹也就罢了,如果是要真的搞正规,那么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牵扯的问题很多。

第一百五十九章 各有烦心事儿

“要看这个基金怎么来定位。”杜玉琦眼睛里绽放出一抹精光,其实她虽然和卢莹探讨过大家凑凑份子,搞一个所谓基金,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家日后同学会资金问题,毕竟每一次都临时来凑份子,这订房、订餐都不方便,经济条件大家有好有坏,但是面子都得要,所以最好先说断后不乱,但这一琢磨琢磨,好像味道就有些变了,从陆为民的口吻里似乎能听出有些不一样的味道来。

“哦?”陆为民也笑了起来,他看得出来杜玉琦似乎有一些想法。

“按照国务院新通过的《基金会管理办法》,非公募基金原始资金不低于200万元,这就算是比较正规的基金会了,当然像我们这种如果只是大家临时起意,那也不用搞那么复杂,就是凑凑兴,有个粗略的规章制度作为约束罢了。”杜玉琦也微笑道。

“玉琦,你这是想搞正经八百基金会?200万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关键在于我们设立这个基金会的目的意图,当然不可能是为了同学们搞一搞同学会那么简单了吧?你说那个扶助遭遇厄难或者家境不幸的同学,好像也有点而小题大做了,做正规的基金,肯定要有一个宗旨,做慈善,扶助教育,鼓励见义勇为,扶贫,扶助弱势群体,或者像阿拉善see那样搞环保公益?”

陆为民的问话让在座的几个人都有些恍惚,好半天杜玉琦才问道:“你说那个阿拉善see是什么?”

“骆康,你不是去了么?”陆为民笑着道,“你给大家介绍介绍。”

骆康没想到陆为民把这事儿给推到自己头上,挠了挠头,把阿拉善see的宗旨和成立背景讲了讲。

也正是在这个组织里,骆康才算是正式和陆为民的姐姐陆志华、哥哥陆拥军见面,也才明白了陆氏家族的底蕴,仅仅一个陆拥军的标准工业集团就不是天马化工集团所能比拟的,但陆为民却从未在人面前提及过。

杜玉琦眼眸中绽放出一抹奇异的光彩,很显然她明白这个阿拉善see组织的底蕴,骆康能参加这样的组织,也充分说明了其现在的身份已经和这些同学拉开了距离,但她还是能感觉出骆康在亲善中对陆为民的尊重,这已经不是一个普通企业家对市委书记的那种尊重,也不像是单纯的同学之间那种友谊,更像是因为某种特定原因而产生的敬重。

“骆康,你们那啥阿拉善see我们当然没法比,不过搞一个非正规的基金,有利于凝聚我们同学间情谊,相互扶助,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困难时和厄难时,尽所能的帮助一把,我觉得还是很有益处的。”卢莹插话,“起码我们这么多同学,各种资源富集,如果能够综合运用起来,也的确能在一些情况下发挥作用的。”

陆为民看了一眼卢莹,“卢莹,你话的意思和玉琦的成立基金可是大相径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