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关键项目固然能够带来巨大的拉动作用,但是齐太祥认同陆为民的观点,关键还是要营造一个氛围,一个让投资者一来就愿意落户,就不想走,就觉得在这里投资兴业前景可期的氛围,这才最重要。
在泽口齐太祥就和魏如超探讨过这个问题,以泽口的底子,如何来实现产业发展,关键还是要实现产业发展氛围的优化,要实施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氛围优化双脚走路的战略,但是泽口恶劣的政治生态使得魏如超和他都陷入了应付接踵而至的反腐风暴中去了,结果一直到自己被调到经开区都未能真正实施。
现在经开区的情况其实和泽口情况差不多,除了在政治生态上不一样外,在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基础上,作为经开区仍然很瘠薄孱弱,要改变这个局面,齐太祥仍然觉得要坚定不移的推进两轮驱动战略,其实也就是两条腿走路的另一个说法,一个轮子就是抓招商引资,一个就是抓产业发展氛围的优化提升,从长远来看,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而齐太祥认为既然郁波已经把心思侧重到了招商引资上去了,那么自己可以着重来抓产业发展氛围的优化提升。
总要有一些不一样的风采,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
……
“目前苏谯机械产业园已有阀门生产制造企业七家,都集中分布在机械产业园的西南板块,由于阀门产业发展迅猛,目前我们产业园正在洽谈的还有三家阀门生产制造企业,其中有一家是美国著名阀门生产企业——艾默生费希尔在中国沪上的合资企业,一家台湾知名阀门企业——东光阀门,还有一家来自鲁省,这三家企业都是看中了我们目前苏谯机械产业园较为配套产业体系,有意将生产制造基地摆放在我们苏谯,所以产业园区管委会觉得专门单设一个阀门产业园已经成熟……”
谭伟峰聚精会神的听着县委常委、苏谯钢铁和机械产业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谭福生的汇报,只是默默的写画着,一直没有说话。
作为市委常委,谭伟峰了解到的消息当然要比其他人更快捷更详细,秦宝华亲自率队前往沪上,就是为了蒂森电梯项目,据说陆书记已经通过一些渠道和德国驻沪上总领事馆联系上了,对方愿意为宋州市方面和蒂森方面牵线搭桥,促成这个项目。
如果这个项目一旦成功,那么投资就可能达到3-4个亿,郁波这个家伙还真是运气不错,刚走马上任就能捕捉到这么一个机会,当然,现在说成功还为时过早,不过起码有了一个好开头。
对郁波谭伟峰谈不上什么羡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情况摆在那里,陆书记把郁波摆在经开区,那就是要让经开区在两到三年内有一个大变样,据说陆书记的内心目标是到2006年,经开区的gd要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gd要力争实现80亿,这是一个相当宏大的目标,哪怕是市里边为此会将很多资源向经开区倾斜,要实现这个目标都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谭伟峰分析过,今年,也就是2004年,经济技术开发区能实现工业总产值60个亿,gd20个亿就算是相当不错的了,毕竟今年还是打基础之年,招商引资进来的项目再多,基础建设投入再大,也只能体现在建筑业上,而一个企业要建成投产,就算是经开区内有不少现成的已经建成的标准厂房,那也是有限的,所以真正要谈得上发力,估计也应该是明年下半年去了,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估计。
如果要想实现到2006年实现80亿的gd,那么也就意味着在2005年经开区起码要实现40亿的gd,而2006年还必须要再翻一番才能达到80亿的目标。
谭伟峰当时还觉得这个目标可能定得太高,陆书记对经开区的期望太大,但是现在看来,还真不好说,如果市里边真的举全市之力向经开区倾斜,像这样动辄书记市长亲自出面去为经开区招商引资,那还真不好说了。
像蒂森电梯这样的项目今年只要能够引入个十家,在明年就能形成几十个亿的工业生产总值,而且这种现象很容易形成客走旺家门的趋势,第一炮打响了,后续跟进的项目也许就会接踵而至,甚至不需要你再花太多的精力。
对此谭伟峰是很有体会的,在叶河打开局面有多么难他感受太深了,每一个稍微像样的项目的引进到落地生产,他作为县委书记都要亲自过问,亲自督促,这种情形一直到他离开叶河时都为改变,而到了苏谯,他立即就感受到了不一样,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几个项目和企业落户,而这些项目和企业既有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引进来的,更有不少是主动到苏谯来寻找投资机会的,这种反差实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