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9页

官道无疆[校对版] 瑞根 2124 字 2022-10-27

在一出门的时候,陆为民就注意到了王老红军的家属已经找到了厂里领导和张静宜,很快他们的要求也传来了,王老红军孙媳要求调单位,要求从厂福利处调到市民政局,这种事情陆为民也懒得多问,自然有张静宜去处理,这也不是年前能解决的问题。

按照陆为民的想法,如果王老红军的电话真的能起到作用,那么他的孙媳工作问题解决也没啥,但是如果效果不彰,那自然提都不用再提。

想到这里陆为民觉得自己心理似乎一下子也变得现实阴暗起来,怎么就要把谈判效果和工作解决问题挂上钩?

但想想也是,现在都知道要进市里边的单位有多难,公务员逢进必考已经基本成为铁律,哪怕是一个工勤编制,你要从企业调到市直机关那也是削减脑袋不得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种现象虽然还没有真正到高峰期,但是可以预见得到的是,随着大学扩招现象即将迎来高峰期,社会上的失业现象中大学毕业生们也会迅速充当主力军,可像王老红军就凭一个电话,就可以向市里堂而皇之的提出让他那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孙媳进市民政局工作,你还不得不认真考虑。

这就是差别,陆为民也不无感慨,虽然他是市委书记,也对这种事情一样深恶痛绝,但是却在一样要屈从于现实。

……

春节前的这几天午饭和晚饭基本上都是被饭局所充斥着,作为市委书记,陆为民对此也是从最开始的不情不愿变成麻木,然后再主动转变心态,既然无法避免,那么就要把参加的每一个饭局变成一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陆为民拣选饭局也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考校的系统工程,因为市委书记要参加某个时段某个饭局也是有讲究的,而且不仅仅牵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还会牵扯到其他领导。

比如有些饭局是和总结会连在一起的,你参加了总结会也许就不用参加饭局,但你不参加会议,也许就要去饭局上露一面,同样有些比较重要的饭局,市委书记去不了,那么市长可能就要出席,如果市委书记和市长都无法出席,那起码就要市委副书记参加,这些都需要预先协调好。

这种情形很多,甚至也要牵扯到其他市领导。

比如像市委书记要参加,起码就必须要有一个分管市领导在场,但这个市领导可能分管领域很宽,他本身只是准备在这里坐一会儿就得要去赶另外一个局,但市委书记来了,你不在场就不合适,所以相互之间还得要配合,你得在市委书记来的时候在场,然后等到市委书记离开时候你再去赶另外一个局,这顺序不能颠倒,不能错乱,时间甚至需要精确到十分钟之内,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尽量追求的精确度现实中都很难达到。

几乎每一天早上,吕文秀和常岚乃至张静宜都会来对一次日程表,然后再与市府那边进行对接,有时候省委那边一个电话就会让你一两天的日程都不得不推倒重来,弄得人也是疲惫不堪。

陆为民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但是他却一样无从选择,这是你担任市委书记的责任。

有时候你觉得你不去参加某个饭局或者会议无关紧要,去了也就是老生常谈市的套话废话,但是哪怕是套话废话也能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和作用。

比如参加某个单位的年终总结会,市委书记能亲临哪怕只是坐一下,讲几句鼓励的话,给大家拜一个年,就能让一干干部职工觉得自己领导有能力,能把市委书记请到,也能觉得自己单位很重要,同样你不去,甚至就有可能对本单位领导的威信造成伤害,一年到头开一个会,连市里主要领导都请不来一个,这个领导看来不行,这些很微妙的心态其实就是潜移默化的一种渗透。

“文秀,待会儿市工行要来人接洽,下午他们市工行开总结会,要邀请陆书记和秦市长出席,陆书记和秦市长去不了,好像委托了黄市长出席,后来听说他们省分行一位副行长要过来,而且和陆书记也有些交情,陆书记说看看晚饭时候能不能抽出时间过去坐一坐,今晚陆书记有三个应酬,所以省工行的人过来,你负责对接一下时间。”常岚走出办公室时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看见吕文秀还在为中午陆为民的安排犯愁,又笑着给吕文秀加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