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枫对自己的思路理解得很透彻,而且在执行上表现出来的雷厉风行高效率更让陆为民满意,这让陆为民很有点儿觉得省里把池枫给放到宋州来是让自己捡了一块宝。
搞工业这一块也好,搞第三产业这一块也好,霍廷江、黄鑫林都是可用之才,唯独在文教卫这一块,如果循规蹈矩的来分管,谁都干得下来,而要干出新意,在新意中干出成绩,那就不容易了,所以陆为民当初把文教卫这一块交给池枫也是有些考校对方的意图在里边。
而池枫的表现当得起自己对她的看重,尤其是在执行这一块上,很有点儿功到自然成的感觉。
功到自然成关键还是功到,陆为民清楚能让求实和树德这几所学校如此主动的动作起来,这里边池枫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把这几所学校的校领导以及一些重要的中层干部带出去开眼界,同时也把一些成功的案例思路逐个逐个的灌输给这些校领导,让他们在这么短时间内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些理念,最终把这些想法体现在行动中去,一个初来乍到的女性副市长能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
按照两校的规划,新校区将会在两年里建成,任务很重,几乎是多点开花,而到2005年秋季就要开始招生,而这两年一方面是新校区的建设,一方面也是师资力量的储备,在这一点上,两所中学其实从今年暑假就开始行动起来,招募、挖角、聘请,而且动作幅度之猛,连周邻的地市都觉察到了。
如果再加上已经正式立足宋州的鼎新国际教育,宋州市内的教育三强已经端倪初现,而且伴随着三强的发展,其产生的带动效应,也会对整个宋州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第一百三十九章 小步快走
能在短短几个月里捣腾出这么大动静来,除了宋州市委市府明确了方向和路径外,很大程度还是源于池枫的执行力和作风。
从常岚那里陆为民就得知,这几个月里池枫基本上没有回普明家里。
池枫的丈夫原来在普明市教育局工作,也担任了领导职务,是市教育局副局长,后来池枫调到省体育局之后,她丈夫为了方便工作生活也就调到了昌州体育学院工作,担任了昌州体院党办副主任,从职务上来说,还降了一级,但是为了支持池枫工作,也没有太计较。
没想到池枫现在又到宋州工作,这两头跑,家里自然池枫也就顾不上了,好在两口子孩子都大了,已经读大学了,倒是没太多牵挂,不过池枫的父母却还在普明,而且池枫的父亲身体一直不太好,长期卧床,这两三个月没有回普明,都是池枫的丈夫每周回普明去帮衬。
池枫没有回家,自然是一心都扑在了工作上,市政府这边分工给她的压力很大。
教育这一块,既要启动基础教育产业化进程,又要整合职业教育体系,这就是所谓的双轮驱动;文化这一块,陆为民给她的任务就是要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还列举了丰州阜头的发展模式,要求宋州也要借鉴阜头模式,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要让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成为宋州今后几年的经济增长点,这个任务可不简单。
陆为民选了江洲镇这个点作为试点,也给池枫提了一些要求,点拨了一些路径,让池枫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同时也让池枫更感觉到了压力。
要把江洲镇打造成为不亚于周庄、乌镇这样的江南名镇,而且要在风格上超越周庄,这难度相当高,尤其是要把握好历史人文气息和商业文化的氛围之间的平衡点,既要让投入进来的商业资本有所收获,愿意持续投入,又不能让过度的商业运作破坏了江洲镇这个至今保存相当完好的历史古镇气息,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需要相当周密精确的规划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