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总书记都这般重视,这说明这篇文章里的确有值得重视的东西,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落实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这个问题虚实相间,既有务虚,但是真正务实才是最难的,就目前在中央未出台明确性的意见之前,很多东西都只能是摸索着来,而且稍不注意就会走过线,但是荣道声却知道,这样的创新或者冒险,是值得的。
倒不完全说是揣摩上意,那只是一方面,而是荣道声觉得杜崇山在的一些观点也是结合了昌江目前的形势,或者说是国内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很有现实价值和意义。
比如拆迁问题,这一点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盛,各地对城区和城郊地区土地出让的兴趣大增,如何来解决土地出让带来的利益和拆迁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出现矛盾该通过什么样的程序来解决,现在更多地是停留在单边的政府政策上,缺乏真正的法律制度来约束规范和保障,这里边就有文章可做。
上一次杜崇山就曾经和自己提到了这一点,认为省人大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有所作为,提前主动就这个问题进行调研,力争早日出台一个符合全省实情的规范性法规,做到既要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需要,同时更要注重维护涉及到的拆迁户的利益保障。
这个切入点很有现实意义,如果能够在昌江首先启动,那么无疑会为昌江赢得一个头彩,而自己还兼着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也值得一作。
……
杜崇山接到秘书的通知时,还沉浸在一种极度愉悦或者说兴奋当中。
应该说从昨晚到今天早曾他就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以至于整个晚上都没有休息好。
应该说在他们这个年龄状态下的人,这样休息不好,会很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但是今天例外,他的精神依然抖擞。
他比荣道声更先得知这个消息。
昨晚半个小时的电话,是中办一位熟人打来的,和他聊了那篇文章的情况。
他知道自己这篇文章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论探讨,毕竟在这个从上到下都在大谈特谈发展经济的时候,有些嗅觉灵敏的也开始提出了要关注民生,自己却来“另辟蹊径”的谈法治建设对整个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而且准确的说甚至还有点儿“危言耸听”的感觉,起码也是哗众取宠的味道很浓了,这是好几个熟识的朋友看过这篇文章之后很含蓄透露出来的意思。
对此他不太在意,有争议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因为担心引来争论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那这个省委副书记也当得未免太无趣了,这是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认识,哪怕是借鉴了陆为民的一些观点理念,但是的确是发自自己内心的想法。
中办那位熟人和自己聊了很久,记忆中这位熟人很少和自己谈这么久,他不是那种特别能说的人,能和自己在电话里聊这么久,说明的确是有值得聊这么久的原因。
总书记的千字点评,政治局委员们学习,何等殊荣,却落在了自己身上,杜崇山很清楚这篇文章给自己带来了多么丰厚的政治资本,而如果善加运用,这将是自己政治仕途上的一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