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就是我们西塔的生态环境优势。”李幼君提及这一点时,语气并不像说第一点时那么肯定,而是带有探索性的味道,“我们西塔没有工业,也没有污染,县城规模小,城市人口少,县里绝大部分区域处于原生态的环境下,我们全县湖沼河流水域面积占到全县百分之十强,而森林覆盖更是占到了百分之六十八点七,可以说入目之处,尽皆葱茏,生态环境上的优势无与伦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对生活环境的质量需求会越来越高,而我们西塔缺乏工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带来一大优势,没有工业污染的生态环境,对于渴望贴近绿色自然生活的人们来说,往往格外具有吸引力,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可以大做文章。”
“李书记,我明白你的意图,上次我们也探讨过,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文化产业、运动旅游产业,这些定位还比较模糊的产业应该是我们西塔日后重点培育发展的方向,但这可能要求我们放弃对工业这一块的发展,或者说至少让我们在选择工业发展上受到很大限制,基本上排除了绝大部分传统工业,这可是一个不容易做出的决定啊,也许会让我们几年之内都难以看到收获成果,市委市府那边……?”
在这个问题上,李幼君实际上和苗奇伟已经进行过几次商谈,但是都没有像这一次谈得这样直白透彻,而今天李幼君这样提出来,也就意味着李幼君可能有所抉择了。
“奇伟,不仅仅你说的这么简单,放弃传统工业这是一方面,短时间内看不到收益是一方面,而要发展我刚才所说的那些产业,还需要我们在基础设施上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这更是一个难题。”李幼君叹了一口气,摇摇头,“但是我们有选择么?如果我们也和苏谯、遂安那样做一样的选择,我们能竞争胜出么?我看没有多少胜算。我们如果按照它们选择的路径来角逐,就算拉到一些投资,培育起一些产业,那可能也是它们挑肥拣瘦剩下的,没准儿就是高污染这一类的,对于我们西塔的环境优势来说,必然带来巨大压力,这反而会损害我们长远持久的竞争力,所以我不认为那是一条值得我们去冒险的路径。”
李幼君说这番话时也是充满了矛盾心情,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不是光口头说两句话喊喊口号就行的,像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文化产业运动旅游产业这些都是要讲环境氛围、讲市场需求的,西塔现在的情况适合么?
要打造成这样的氛围环境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哪些条件,西塔能行么?
陆为民和他谈过两回,包括陆为民本人在内也对这个构想抱有一些担心,认为这的确有一些风险,这可相当罕见。
要知道陆为民目前在宋州经济工作中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童云松和魏行侠,宋州该怎么发展,如何发展,他是拥有相当发言权的。
第五十八章 各怀雄心
苗奇伟默然无语,他考虑的方向角度又有些不同,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西塔县委县政府需要对市委市政府的交待。
固然有对自己脑袋上乌纱帽的重视这一原因,但这也是最现实的理由,搞上一年半载见不到成效,市委市府不满意,把两人重新撸下来,换人,重新来确定方略,推倒重来,不说自己和李幼君的政治前途就此葬送,也耽搁了西塔的发展时机,这对于两个都是西塔土生土长的干部来说,同样也是难以接受的。
他清楚李幼君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市委市府那边怎么过关?
裘海波和覃泽东被调整,理由大家都清楚,就是发展不力,现在如果按照李幼君的思路去摸索,只怕一两年之内都难以在gd这个关键数据上取得重大突破,市委市府会有那么好的耐性?
他们俩不是在重蹈覆辙?
屁股决定脑袋,苗奇伟脑子里突然冒出陆为民经常说的一句话,太生动了,李幼君和自己走到这一步太不容易,应该说是机缘占有很大原因,而一旦和前一届走上同一条路,岂不是淹死在同一条河流中?
“李书记,陆书记对此有没有更具体的方略构想出来?”良久,苗奇伟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