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操心的事儿年前就该结束了,不就是缺钱么?你不是也常说,能用钱解决的事儿,就不叫事儿么?”郭跃斌一屁股坐在沙发里,打趣道。
“那我还说了一句,世界上还真没有几件是用钱解决不了的事儿。”陆为民补上一句。
“这话也不错。”陆为民的话让郭跃斌点点头,“怎么这么早回来,没有去陪拓达那边好好聊一聊?”
“没啥好聊的,一句话,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你留也留不住,苏谯也好,叶河也好,泽口也好,都把他们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开出来的条件也够意思了,我让灿坤副市长陪着,如果还是不满意,那就说明我们宋州真的还不足以吸引拓达。”陆为民显得很洒脱。
“咦?怎么变得这么硬气了?我觉得人家才来时,你屁颠屁颠的很是殷勤啊,怎么一下子态度大变了,怎么看准了对方走不了啦?”郭跃斌对陆为民还是非常了解的,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么潇洒,肯定是心里有底了。
“嘿嘿,知道就行了,我那两位朋友难道我还能不了解?这么大规模的专业团队,这么几天动静有这么大,我听说我们提供的各种政策资料他们复印了好几份,复印费都花了上千元,他们应该聘请又专门的团队进行评估,这么大动静,肯定是心里有谱的。”陆为民笑了起来,“我早就替他们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他们能跑得掉?也就是到哪个地方落户的选择罢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电力之争
郭跃斌眉毛微微扬了一扬。
拓达集团这个钢铁项目这几天在市里被炒得沸沸扬扬,有的说投资额超过五个亿,有的说是十个亿,更有甚者说一期投资就会有十亿,五年内连续三期投资高达五十亿,这个项目也是被传得神乎其神,一下子就把正在到岸装配调试的新麓山集团一二纺厂项目带来影响给压了下去。
要知道新麓山集团一二纺厂两条生产线一旦调试完毕开始进行生产,也就意味着又要增加十万纺锭,但是这与中央压锭政策并不违背,中央压锭政策是指压国企落后的产能,而非像新麓山集团这样已经改制为股份制的企业。
“为民,你有这么大把握?”郭跃斌忍不住多问一句,明知道这家伙肯定有底气,但是这个项目对于宋州来说意义太过重要,即便是不太喜欢过问与自己日常业务无关的他,还是想要多了解一些情况。
“这个项目本身就是我把宋州的各方面优势长处进行整合推介给我那两位朋友的,而且选择钢铁立项,那也是我很花了一番心思考虑的,更主要的精力是放在如何说服他们把轧钢项目提升到炼钢项目。只要他们认可了我提出上一个炼钢项目,那么落户宋州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而从现在他们摆出的姿态来看,显然是已经做出了要上炼钢项目了,所以我根本就没有多少担心了。”陆为民耸耸肩,把泡好的速溶咖啡递给对方,“现在我该担心的是拓达那边如果答应了,我们该怎么来把这个项目推动起来。”
“推动起来?”郭跃斌迟疑了一下,“还有什么问题么?尚书记和童市长他们都极力支持,这还有什么问题?”
“斌哥,你不是把上一个钢铁项目想得这么简单吧?市里支持就行了?超过两亿投资的项目急需要报国家计委,尤其是重化这一类和国计民生沾得上关系的项目,审批程序极其复杂,效率极低,成功率也低,尤其是非预算内计划投资,而且还是非国有投资,获批难度更大,就算是能获批,估计这么大一个项目也会拖上两三年,真要拖上两三年,黄花菜都凉了。”
陆为民语气里游移不定,也充满了担心。
这不是杞人忧天,如果真要按照正常程序审批,那么陆为民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拓达钢铁炼钢项目是永远拿不到国家计委的审批手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