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页

官道无疆[校对版] 瑞根 2316 字 2022-10-27

“这我不太清楚,好像是和麓山集团把四大厂不少车间里的班组长都轮班拉去轮训,而且还办了夜校对不少人进行学习培训,听说开始不少人都有抵触情绪,但是一个多月下来,那些人的态度就变化了,觉得情况的确和他们原来所在的厂里不一样,另外现在报纸说那个和电视上不是宣传得很厉害么?很多人也都在对比我们宋州和其他地方的改制政策,我估计这也是一个原因……”

萧樱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她也一直在关注着陆为民在这个纺织行业的改制。

这是近期宋州成立吵得沸沸扬扬的一件大事,很多人都在看着麓山集团兼并四大厂这件事情究竟能不能成,虽然前期只是和一纺厂二纺厂实现重组,但是一纺厂二纺厂就是一万多职工,分流、停薪留职、提前离岗、主辅分离这些政策都已经出台,现在一纺厂和二纺厂的职工也为此是讨论得轰轰烈烈,因为春节过后一开年,这项工作就要全面铺开,也就是说这事儿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对这个情况陆为民还是很了解的,萧樱所说的那个说法肯定不会是来自四大厂内部,而应该是来自外部,听口风倒是有些像是来自市委市政府里边,只是这肯定不会是普通干部的意见,而更像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刻意炮制出来的说法,尤其是这或明或暗的指自己是要干完这件事情就走了人,就太明显了。

陆为民心中又掠过一丝阴霾,是陈昌俊?

陆为民觉得不像,无他,说自己好大喜功,不股市情况,这瞒不过尚权智,陈昌俊再是怎么对自己不满,也绝不会找这个理由来攻讦自己,那只会触怒尚权智,要知道这一切改革的基点都是建立在尚权智认可和支持之上的,陈昌俊要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那就是在打尚权智嘴巴了,他还没有那么不智。

如果不是陈昌俊,那么也就意味着在市里边还有一帮子对自己推进麓山集团兼并重组四大厂这个意图不满的人,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就是在这一轮兼并重组中利益受损者。

四大厂的部分管理层算是一拨,另外像计委和经委中,陆为民也知道还有些人,也包括一些领导,对自己的这个动作不满。

在这些人眼中四大厂不管效益好不好,但总算是他们手里边的自留地,再穷再瘦,这瘦死骆驼比马大,破船还有三千钉,找个由头让这些企业一年解决三五两万块钱的招待费或者油钱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这几个企业还能熬下去,没准儿日后也能在其中打捞一点儿荤腥出来,但是一旦改制兼并重组,他们就知道他们将永远失去在里边捞油水的机会了。

卢灿坤?也不像,虽然卢灿坤分管工业,但是陆为民知道卢灿坤对这些企业的改制是持支持态度的,毕竟这些企业带来的烦心事儿不少,作为分管工业这一块的副市长,卢灿坤没少去“和稀泥”,当裱糊匠,这两年下来,挨骂不少,折腾不小,但是却落不了好,所以卢灿坤不太可能。

这么一盘算,能够在其中挑起事端煽风点火的人物也就呼之欲出了,只是陆为民还有些搞不懂,为什么他会跳出来,这明显有些逆流而动,连尚权智和童云松都支持这个方案,只要麓山集团能够接下来而不出问题,用得着你跳出来指手画脚么?

第九十章 淡菊,炮弹

事实上陆为民在接手这个企业改革工作时就知道自己不可避免的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国企是块唐僧肉,哪怕是再困难的企业,对于很多人来说,那也是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正因为是国企,正因为困难,所以没有人认为它该盈利该核算成本,几千人的企业,那么大的骨架,甭管是在里边解决点儿费用,还是简单搞点儿基建项目,或者是捣腾转手一下旧设备,采购点儿物资,这里边门道实在太多,总会有发财机会,实在不行,一个企业里边打个招呼,给自己亲戚舅子老表解决一个轻松一点儿的工作,那总没问题吧?

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要这个企业存在,市政府每年就得几百万几千万的往里边砸,这么大一笔资金,总得有点儿要从手指缝里漏出来,大家也能沾点儿荤腥,可是一旦改制,变成政府各职能部门再也不能直接伸手的企业,那对这些人来说不是自断财路?

至于说这个企业有没有竞争力,在市场经济规则下能不能生存下去,那都不是他们考虑的,他们只关心自己手中这点儿权力能不能变现,权力能不能转化为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