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沈县长点到我头上,那我就说说吧。”曹刚随手拿起摆在自己面前的文件资料,在手中有些轻慢的掂量了掂量,“构想规划很美好,不过能不能落到实处,我觉得还有待于斟酌,这都在其次,关键在于这个招商引资和工业开发区的方向性我觉得恐怕有待于商榷。”
沈子烈心微微一紧,不过表面上却是淡然自若,既然已经揭开了盖子,那再要退缩也就不可能了,这样也好,大家当面锣对面鼓的把事情挑开来,倒也干脆,且看这曹刚究竟葫芦里要买啥药了。
“哦?方向性?老曹,有点意思。”沈子烈已经揣摩到了对方的一些方向,但是此时他却只能盯着对方的目光,一字一句的道:“你说说,我看大家伙儿对你的观点都很感兴趣呢。”
“呵呵,一家之见,仅供大家参考。”曹刚没有理睬沈子烈,径直说道:“应该说这个工业开发区建设紧扣招商引资的思路,算得上是目标清晰观点明确,分析得也相当有道理。我们南潭历来是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但是工业兴县工业强县这一提法现在甚嚣尘上,我个人认为这也有一定道理,没有工业,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无法加快,我们剩余劳动力无法消化,但是我仔细阅读了这个规划,要筹建的这个工业开发区主要是以食品工业主导产业来建设,不知道我理解错没有?”
“嗯,筹建的工业开发区一期工程的确是要围绕我们南潭现有资源以发展食品加工产业也主导产业,利用南潭所独有的优势资源来发展加工行业的产业链,这也是我们目前唯一的选择。”沈子烈一时间还看不出这个家伙葫芦里卖的啥药,只能是见招拆招了。
“这个分析规划中也分析了目前我们国内食品产业现状,主要是以外资、港资、台资企业以及沿海地区的私营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这第一期工业开发区也就是打算将招商引资目标瞄准外资、港资、台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曹刚慢条斯理的道。
沈子烈心里一沉,他已经意识到对方把方向引到这个方向来的意图了,但是此时他却无法辩驳,事实上曹刚也没有给他机会解释。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刀刀见血
兄弟们投几张推荐票吧,票票太凄惨了!
“专门划出一大片土地,说的是筑巢引凤,也就是为了把外资和私营企业请进来在我们这个所谓开发区里不受外界任何因素干扰影响的发展,我们还要为他们提供三免两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要为他们提供熟练劳动力保障,甚至不惜从我们县食品厂招徕熟练工人以满足他们需要。”
曹刚语气变得越来越激烈,手中玩弄着的钢笔也在轻轻点击着面前的这些资料。
“沈县长,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思想出现了一些偏差,这样一个所谓‘世外桃源’的工业发展区,结果却是要聚集外资和私人资本家在这里悄悄壮大,我们的老百姓还要在这里接受他们的压榨剥削,这一片土地里的企业我们将闻不到半点社会主义和国营企业的气息,其结果就是为了让这些外资企业和私人资本家赚大钱,我们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几年后我们能收取一些税收?这是不是太有些让人不可思议无法接受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经济基础难道就要在我们南潭蜕变成为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试验地?这个工业开发区究竟是属于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在这里的先行桥头堡?如果全国都像我们这样搞,那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么?社会主义还将存在么?”
曹刚语气越发激烈,目光如炬,环视四周,“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我们的经济基础都变成了外资和私营经济为主,那么我们上层建筑也将不复存在。可能有人会说沿海地区和昌州也在搞经济特区和开发区,这也是中央允许的,我要说一句,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修正案很明确的指出,私营经济只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我要提醒一点,是补充,不是主体!”
“在沿海地区和昌州,国营经济基础雄厚,吸纳一部分外资和私有经济发展改变不了大局,在我们南潭,招商引资来几家企业来搞活经济发展工业我也赞同,但是像这样大张旗鼓的圈出一大片土地来,就是专门为了这些外资和私营企业来服务,让他们发展壮大,搞成一个不受制约的国中之国,而且还要一期二期三期不断扩大,我觉得这不合适,这简直比英国的羊吃人运动还要让人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