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最后是顺从了刘备的政令,心中也会颇为不爽。到了关键时刻,张松只要怂恿一下,开城投降是妥妥的事情。
吴懿听到张松的话,脸色就变得有点难看。他作为刘备新来的大舅子,多少是要为刘备分忧的,那么大出血是必然的。
本来是想着借着刘备这棵树捞好处,谁知道现在益州的情况那么特殊,好处还没有捞到,就需要先大出血。吴懿感觉自己上了刘备的贼船了。看刘备的样子,那是绝对的心动。
都怪自己当初脑子犯抽,和刘备结亲了。现在刘备有需要了,吴懿就必须要做出一些表率。
“主公!卑职愿意捐出五百家奴为主公驱使!”吴懿开始表态了。
吴家有着大量的家奴,五百家奴算是可以了。
刘备很是满意,这个大舅子关键时刻还是挺靠谱的,于是看向了其他人。
张松就不用多说了,他就是等着这样的机会,说道:“主公,在下家贫,但也愿意拿出两百家奴以护卫主公左右。”
“子乔之心,吾明也!”刘备轻轻点头,他知道张松为了他刘备,几乎把家里面能够用上的人都用上了,再拿出两百家奴,已经到了极致。
张松表态之后,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表态了出来。不过有一个人就没有捐出家奴了。不是他小气,而是他压根就没有家奴。
这个人,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谁。他就是益州世家最头疼的法正法孝直了。
法正家里就只有一个老仆人,他可没什么家奴啊。
刘备知道法正的情况,所以就不在意了。
就这么一会功夫,刘备就突然间多了两千多的兵力。这让刘备看到了希望。
刘备觉得张松的建议不错,大笔一挥就写下了一份政令,让成都各家都捐出人丁,用于军需。
成都的世家大族肯定不愿意了,可他们知道刘备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出来,要是自己不答应,天知道刘备会不会对他们不利。
世家大族们一个个极度郁闷地把自己的家奴送到了刘备的手中。加上张松等人之前的家奴,最终刘备居然有八千的兵力。
这八千兵力,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刘备将这八千兵力一分为二,向徐庶和魏延分配了过去,一解燃眉之急。
有了这八千兵力的投入,徐庶和魏延的压力就会小了很多。
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被刘备派去犍为郡当太守的廖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给刘备送来了四千兵力。
刘备大感意外,廖立是从哪里找来的四千兵力。廖立当然也把自己的办法上报给了刘备。
原来廖立来到犍为郡之后,就已经明白刘备日后会为兵力发愁,于是他先斩后奏,在犍为郡招兵买马。而一开始的情况和孙乾的情况差不多。
廖立和孙乾不同,孙乾是君子,他不会为难百姓。廖立却是小人,他达不到目的,就会想尽办法去完成。
百姓们不是不愿意么?既然光明正大的招募不成功,那就用强迫的来。
廖立召集了犍为郡的所有县令到治所,命令各县令务必招募四千兵马,按照县城大小,分配人数,完成不了任务的就官职不保,还要治罪。廖立不管过程,他只要结果。
以至于犍为郡各县的县令为了自己的官职,用尽了办法给廖立弄来了总数为四千的兵力。
其实廖立在犍为郡的行为可以说强拉壮丁充军了。
但刘备却是很满意,廖立这种办法虽然不妥,可总的来说还是有实际效果的。
这也为刘备后来穷兵黩武而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