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让曹操震惊的还在后头呢!
朝廷把售卖书籍和纸张的生意交给了各州的商人,那么黄崇这个天下第一富商是不是在这件事情上就被刘玉给抛弃了呢?
恰恰是相反的。
刘玉把其中最赚钱的交给了黄崇和李贵,让他们自由发挥。
李贵吩咐手下将书籍纸张等物悄悄运到了和江东交界的庐江,准备走私到江东。而黄崇更是亲自带着人马前往汉中。
江东的情况比较特殊,长江商路被隔断之后,大批的货物想要进入江东就十分的困难。
然而在庐江,有很多商人想要把货物运送到江东那边过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趁着半夜的时候偷渡过去。这种风险很大,每一次都会遇到江东的巡逻船队。一个不好,小命就完蛋了。
然而江东内部并不是个个都尽忠职守,负责巡逻的一个武将许从就被庐江的商人们给收买了。只要他负责巡逻,那么商人就会在半夜开始行动。
这许从出身卑贱,小时候受了不少的苦。从军之后,许从才吃饱了肚子。可能是饿怕了,穷怕了,许从不想自己再过上以前的那种生活,更加向往富足的生活。要想过上心中的美好生活,单靠孙策给的那点俸禄是不行的。于是许从就开始了多方面的思索。
因缘机巧之下,许从发现了商贾们经常走私货物到江东,江东的商贾也会走私货物到荆州和豫州。
这里面可是有着大大的油水啊。
许从果断地试探了几回。走私是拿着脑袋别在腰间混饭吃,被官兵给拦住了,就只有死路一条。许从就是抓住了几个走私的商人,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话之后就表示自己愿意放过他们,而这些走私商人需要付出一些钱财。
商人们怎么可能不愿意啊,能够保住性命,钱财什么的都好说。
这一来二去,商人们都知道了在江东军的武将之中有一个比较好说话的人。最后,许从更是和商人们达成了一致。
巡逻的船队都是差不多的,为何商人们就可以认出来呢?
江东巡逻的船队,船上都会有灯笼的。一般的巡逻船队都是四个灯笼,而许从的巡逻船队,是打着六个灯笼。只要看到六个灯笼的江东巡逻船队,商人们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收买归收买,但是许从对于到达江东的商人都要盘查一下的,免得出现什么意外,他的脑袋不保。
好在一直以来都是走私货物,没有多大的隐患。
李贵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个巨大的机会。要是利用得好,日后或许可以以此作为进攻江东的突破点。
于是乎,“暗部”探子们开始下了巨大的金钱来收买。
在金钱的攻势下,许从还是果断地服从了自己内心的渴望。
在李贵的指示下,“暗部”探子假借商人的名义,开始不断地把书籍和纸张走私到了江东。
而许从是一个只认钱的人,他压根就不知道这书籍和纸张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没过问了。
廉价且使用的书籍和纸张在悄悄地流行着。“暗部”探子们没有摆在明面上售卖,而是找到了江东的世家,把货物给他们去售卖。至于江东的世家卖多少钱或者如何处理,他们都不管。
简直就是杀人诛心啊。
江东世家一看到这么好的东西,当然是兴奋不已。江东的世家根深蒂固,他们比起中原大地的世家,在这些年的待遇要好得多,孙策即便是制衡他们,也不敢像刘玉那样无情。江东的世家开始悄悄地卖着书籍和纸张。他们十分的低调,很担心被孙策给发现了。
而其中获利最大的就是“暗部”的探子们,他们直接拿了钱财就走,还不保证售后的问题,这种生意实在是太好做了。
江东的世家以为他们赚大了,殊不知,江东的钱财不断地通过这条走私渠道慢慢地向中原大地而去。
汉中城,汉中太守黄叙接见了黄崇。
“兄长,多年不见,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黄叙和黄崇是同族兄弟,而黄崇相对年长。
自从黄叙就任汉中太守之后,黄崇就没有见到黄叙了。黄叙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汉中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