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看着张飞,叮嘱道:“朕希望你好好办事,要是再像庐江城那种事情发生,那就不是一撸到底那么简单了。”
张飞摸了摸脑袋,笑道:“打死臣也不敢如此了。”
刘玉直接挥手让张飞退回去,对付这样的浑人,他是没有多大的办法。
那么多武将当中,没有参加征战的就没有军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倒是无所谓,反正下次有的是机会。唯一有点意见的就是典韦了。他是十分无奈地被留在了洛阳,现在只能干看着其他武将都得到了升迁。最让典韦受不了的就是别人升职就算了,吕布那个嚣张的家伙也有赏赐,无形中,典韦又矮了吕布一头,你叫典韦情何以堪啊。
典韦心里盘算着下次一定无论怎么样都要参与大战,否则这辈子就矮了一筹了。
先把武将的封赏念叨完毕之后,就轮到了文臣这边了。
这样的顺序,明显有点打压文臣的意思。这是刘玉故意的。现在是打天下的时期,武将的地位当然要比文臣的要高了那么一丝。唯有保持武将的优越性,那么军队才能一直有血性和战斗力。
但刘玉知道武将的地位要是越来越高,最后也会动摇到天下的根本,比方说唐朝后期的节度使割据就是这样的原因导致。
无论如何,刘玉最后还是会想办法解决这样的隐患。刘玉已经发现他对自己的臣子的赏赐慢慢地变少了。如果日后赏无可赏,那刘玉该如何做呢?
“封贾诩为秘书令,诸葛亮为中书令兼军机协理,司马懿为御史中丞兼军机协理。辛评为大仓令,辛毗为大乐令。”
贾诩作为秘书令倒是令人意外的结果。贾诩疑惑地看着刘玉,这让他做秘书令,那岂不是每天都要接受刘玉的召唤。要知道秘书令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给刘玉做参谋啊。这可是一个要命的工作。之前的秘书令可是陈宫在兼管啊。贾诩不由得开始琢磨起刘玉的用意。
刘玉自然是有用意的,他可是知道了贾诩在这次征伐豫州的时候,用计十分的狠辣。虽说是有点残忍了一点,但作用非常的巨大,刘玉觉得还是把贾诩放在身边比较好,日后多多听一下贾诩的建议,总有一些好处的。
诸葛亮和司马懿倒是都得到了一定的官职,他们都对自己的封赏很满意,他们还年轻,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努力。
辛评和辛毗就更加高兴了,大仓令和大乐令都是有一定实权的官职,总比之前默默无闻的要好。
“奉曹昂为谏议大夫,恩赐曹氏一族于洛阳居住,府邸一座,赏千金。曹操之子曹彰,为太子东宫侍读!”宦官把最后一份圣旨给念完了。
所有人明白了,这是刘玉对曹操的安排,给足了曹操面子。
几乎所有人都受到了赏赐,可偏偏就漏掉了庞统,庞统那是着急不已啊。
可念圣旨的宦官都没有再次拿出圣旨,庞统就感觉不好了。
刘玉亲自抓到了庞统要暗算刘协,那是直接落到刘玉手中的。其他人都是有和庞统那样的算计,可他们却是做的很隐秘,没有被刘玉抓到现行的。只能说庞统自己倒霉。刘玉都说过要把庞统关进小黑屋的,可庞统的功劳是杠杠的,不能忽略。刘玉决定冷落一下庞统。
庞统有点坐立不安了。
刘玉感觉火候差不多了,要是把庞统给冷落得要死,天知道这个偏激的家伙会不会做出投敌的事情出来。
“庞士元出列!”刘玉冷声说道。
庞统一听刘玉的语气,就知道大事不好,但刘玉点名,他不得不出来。
“臣恭听圣谕!”庞统低着头,神情十分低落。
“庞士元听旨!汝在此战之中,多次出谋,为战局出力甚多!朕心甚慰!特封你为侍中!”刘玉说道。
庞统抬起了头,惊喜地说道:“臣谢主隆恩!”
本来以为什么都没有了,峰回路转,还给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庞统可是高兴坏了。
“哼!”刘玉冷哼一声。
庞统知道坏了,自己高兴太早了。
“庞士元违背朕的旨意,差点造成弥天大祸。所幸朕发现较早!其功要赏,其过要罚!”刘玉盯着庞统说道:“剥夺庞士元所有官职,关黑屋反省,没有朕的旨意,不得假释!即刻执行!”
庞统傻了,真的是逃不过啊,而且还更惨。
朝中文臣都悲哀地看着庞统,现在庞统就成为了神武朝廷第一被关进小黑屋的文人了,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啊。
“诸位爱卿可有意见?”刘玉眯着眼睛看向了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