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谯县不断地招兵买马,曹家和夏侯家也是鼎力支持曹操,夏侯家的夏侯惇、夏侯渊带着千人前来投靠,曹仁、曹洪等曹操的堂兄弟都投入了曹操的麾下。曹操的父亲曹嵩本是夏侯家的子弟,只是后来过继给了曹腾,所以曹操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都是同族兄弟。各路好汉也是不断投奔曹操,其中就有乐进与李典这样的猛将,曹操的核心集团初步形成。
袁绍也是收到了曹操的诏书,对这个好友感到佩服,连忙召集手下商议。袁绍逃离洛阳来到渤海之后,靠着自身的魅力与显赫的家世,迅速地组织起了自己的势力团队。武有颜良文丑等绝世猛将,文有许攸逢纪等智谋之士,可谓人才济济。袁绍向手下展示了曹操的诏书,许攸逢纪一看就知道这是曹操假冒的,但是现在这都无所谓了,只要大家都说是真的,那么这份诏书就是真的。
许攸逢纪等人开始为袁绍谋划,一致认为袁绍一定要参加,同时要夺取统帅的位置。他们算计得很清楚,响应曹操号召的诸侯一定很多,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统帅,否则如同一盘散沙。这个统帅的位置也只有四世三公的袁绍来做,那可是有莫大的好处的。同时为了保存实力,袁绍的谋士们还建议袁绍不要把颜良文丑带过去,将精锐全部就在渤海,董卓可不是那么好对付,这次讨伐可能会失败,所以必须保存实力,等到日后与他人争霸天下。
袁绍听完后,很是赞同,带领着一些普通军士前去与曹操汇合。
刘玉也是收到曹操的诏书,这时候,他才刚刚为自己的儿子刘玄摆完满月酒。刘玉也是召集了手下商议,田丰和陈宫表示一定要去,无论结果成功还是失败,这可是扩大声望的好事。沮授虽然同意要去,但是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沮授表示这次讨伐董卓,刘玉必须前去,但是却不能早去。只能在最后时期才到场,那时其他诸侯已经都有损失,刘玉就可以一家独大,获得更大的利益,也不会受制于人,同时又可以避免他人的算计。
沮授的建议深合刘玉事后摘桃子的想法,拍板决定按照沮授的方法去做。
刘玉特意写一封信给曹操,大赞其忠勇可嘉,同时委婉地表示自己目前因为外族威胁不可轻易动身,等他腾出手来,再来共襄盛举。
曹操收到这封信后,大骂刘玉卑鄙,暗恨自己有眼无珠认识了刘玉这个伪君子。
跟刘玉一样准备坐山观虎斗的,还刘焉、刘表等汉室宗亲,他们的野心可是不小的。
响应的人还真不少。
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总称为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