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很无奈:他能怎么办呢?
人心啊,就是这样的,喜欢一个人,不管他做什么,就都是可爱的。
反正和尚这辈子是没救了。
怕徒弟吃太快噎着,倒了碗温开水放在他身边,指背扣响茶案,干咳一声道:“你给我带的礼物呢!”
一去大半年,回来连根线头都没看见!
“哎呀!”云起这才如梦初醒,一拍头道:“路上给人劫了……师傅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这事儿!”
伸手一指道:“下边的山道上,堆着几十具尸体,我跳到山崖底下,又找到三活人。其中两个是六皇子刘钺和顾七小姐顾瑶琴,还有一个男的,比他们稍年长些,不认得。”
和尚微微皱眉,放下烤红薯,双手合十,念了几句阿弥陀佛,才又道:“那是当朝四皇子,刘钦。”
“又一个皇子,”云起喝了口水,道:“他们干嘛来了?”
和尚道:“皇帝想要更国号,修历法,测国运。”
云起恍然,挑眉道:“所以他们是来请师傅您出山的?师傅你面子很大哟!”
和尚道:“不是和尚面子大,是如今的皇子不值钱。当今陛下一共有十二子,他对后宫嫔妃一视同仁,对膝下诸子也一视同仁……如今正宫无子,太子之位虚悬至今,众位皇子为此手段尽出,力求表现,办起差来比朝中大臣还积极——请和尚出山,这也算是一桩美差,成有功,败无过,有皇子来才正常。”
云起点头,又疑惑道:“但这和顾瑶琴有什么关系?”
他虽说没故意躲着这一干人,可一个高在庙堂,一个混在市井,就这样还能碰到两次,不得不说是冤家路窄。
和尚看了他一眼,道:“顾家是当今天子的母族,如今的顾家家主是太后的兄长,皇上的亲舅舅,承恩公顾崇。顾瑶琴是顾崇的孙女,原本只是个不受宠的庶女,但才华出众,六岁时便因一首‘咏鹅’被誉为神童,并因此被太后召见,又因缘巧合,见了陛下一面。此后便时常进宫,陪伴太后皇上。
“如今的顾瑶琴,不仅深受太后和皇帝喜爱,且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女,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尤其是今岁中秋,皇帝招群臣、妃嫔一起在宫中赏月时,顾瑶琴对月起舞咏,咏了一首《明月几时有》,令太后泣不成声,掩面离席。”
说着,和尚击掌吟道:“明月几时有,把……”
云起接口道:“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和尚道:“你看,短短数月这首词便天下流传,连你整天混在市井之中骗钱都听过,可见其妙。”
云起道:“那首咏鹅,是不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和尚颔首道:“六岁就能写出这样的诗来,不错吧?”
“不错不错,”云起笑道:“当然不错。”
老天爷还真是奇妙啊,总是喜欢给人惊喜。
前世他容貌被毁之后,全然不见外人,日常接触最多的,便是刘钺和顾瑶琴两个,所以对他们的事,知道的要稍稍多一些。
前世顾瑶琴见到皇上和太后,还是刘钺请婚之后的事,那首“明月几时有”,自然更不是她在宫中所作,而是出现在另一个完全相反的场合——青楼。
当日顾瑶琴扮作欢场女子,在花魁盛宴上一曲惊天下,引的无数人一见倾心——刘钺便是其中之一。
但也因为此事,皇上太后对她的印象极差,他们两个想尽办法,最后顾瑶琴也只能以侧室的身份入皇子府……若她不是姓顾的,有此一事,她连做妾的资格都没有。
云起虽不擅长诗词,却也知道这东西与心境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是同一个人,在经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的情境下,也不可能创造出一字不易的同一首诗来。
另外就是那首“咏鹅”,云起也是见过的。
不过这首诗前世并未流传,而是被顾瑶琴用炭笔,写在那卷她记录了许多新奇学问的册子上。
那次顾瑶琴不知道是嫌云起的问题太多,不耐烦答,还是答不上来,便直接把册子扔给他,让他自己看。册子里记录的东西多而杂,云起还没看仔细,便被顾瑶琴冲进来夺走,说上面写的太乱,等她整理好了再给他。
等三日后云起拿到她整理好的东西时,上面诗词歌赋文章,便一个也不见了。
如今看来,这里面也大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