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觉得现在我们……”江烽再问。
“君上其实已经拿定主意了,不是么?”杨堪负手陪着江烽沿着河边泥地漫步,“改革骑军势在必行,北地征战骑兵比步军更重要,再道算是明智,以现有河朔骑军组建两军骑军,然后辅之以四到五个军的步军,也可适当考虑一军水军,尽可能的做好准备,选择合适时机进兵徐州。”
听得杨堪把话挑明,江烽也不绕圈子,再问:“那以七郎之意,什么时候时机才算是成熟呢?”
“呵呵,君上心中自有分寸,不过既然君上问起,我想起码要满足两个条件吧,第一,庄永胜在北面的发展要有一定进展;第二,感化军内部起码我们要有一两个可靠的同盟,或者说内应吧。”杨堪坦然道:“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我觉得便可以一战,当然亦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那该是君上和子良、白陵考虑的问题了。”
杨堪没有说其他一些因素是什么,但江烽知道这是指钱银、粮草等后勤方面的细节因素了。
夕阳慢慢西沉,映照在肥水水面上,显得格外凄美,叶影婆娑,偶尔有一两声鸟啼鸭鸣,缓缓的河水中偶尔有鱼跃溅起一圈涟漪,让整个逍遥津此时显得沉静而壮美。
“真美,七郎,你说是不是每一次战争之后小憩带来的安闲,都是在激励我们为下一次征伐鼓起热血呢?”江烽突然问道。
“呵呵,君上,某是粗人,只知道安闲的小憩只能通过战争才能换来,否则你永远等不到乞求来的安闲。”杨堪泰然回应道。
“嗯,说得好,深合某意!”
第一百四十七章 见面
谈判骤然加快。
在淮右第一军表现出了强悍的气势之后,虽然李昪方面看不出太大变化,但是所有人都清楚他们的心态已经有了一些触动。
关于杨溥将吴王之位禅让给李昪之事也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而杨溥一族将赴长安定居一事也还在讨论中,但基本原则也确定了下来。
而江烽提出的所谓保证一事因为杨溥一族将赴长安,但安全亦要得到保证,杨溥保证不会在长安针对李昪再有不利之举,包括言论和行动,而李昪方面也基本同意将和州交由朝廷来人治理,双方均不在和州驻军。
李昪拒绝了滁州的保证要求,江烽也不为己甚。
滁州对于确保楚扬二州的西面安全非常重要,这一点李昪一方还是看得很准,所以态度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