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页

烽皇[校对版] 瑞根 1920 字 2022-10-26

鞠蕖笑了笑,“二郎,莫不是你觉得我就不能了解这些情况,其实这也不难打听到,我之前就已经托鞠家族人到长安联系过了,找到了我两个舅舅,我其中一个舅舅仍然以香料和宝石生意为主,另外一个舅舅就在贩卖马匹,和党项人、吐蕃人以及西域那边粟特人都有很多往来,所以我也专门托人问了战马的问题……”

江烽有些感动。

浍州军缺战马不是秘密,自己来长安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索要这两千匹夏州战马。

如果按照自己的设定,浍州军起码需要一军的骑军,也就是说,需要战马五千匹以上,而现在浍州一地战马仅有千余匹,而且很多还有伤,或者已经不适合再作为战马了,缺口很大。

即便是这两千匹夏州战马能拿到手,仍然还有很大的缺额,要建成一军仍然遥遥无期,主要就是缺战马,当然更缺合格的骑兵战士。

而真正的战马,或者说健马的价格相当昂贵,即便是在长安这等地方,每匹健马价格都在十两纹银以上,如果是战马的话,基本上在十五到二十两纹银左右,折合成金都需要两到三金。

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的小藩阀能够有两军到三军的骑兵,就已经相当难得了,即便是鄂黄杜氏这样的中等藩阀,骑军数量也只有三军,除了南方不太适合骑军外,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要训练出一支骑军实在太昂贵了。

关于战马的问题,江烽也一直在琢磨,也通过多方面渠道在了解,像大梁的骑兵战马就主要是通过河朔三镇从吐谷浑和塞外杂胡引入,加上自己也有大量军队专门的马场繁殖培育,而淮北和泰宁的骑兵则主要是通过南下在平卢一带生活的靺鞨人和奚人专门作为牧人,帮助饲养繁育战马。

河东的战马就不用说了,本身沙陀人乃至突厥人就是绝好的牧人,大量战马可以从塞外漠北源源不断的输送进来,而南阳的战马则基本上是通过关中从西域、吐蕃等地输入,然后自己繁育。

可以说北方乃至中原的强藩,都有自己的战马来源,而要成为强藩,不但要有稳定的战马来源,也需要有充足的牧地来繁育饲养。

第七十九章 生存法则

鞠蕖虽然平素不怎么多言多语,但是却也在默默的为自己的事情操心,像战马这种事情本来和她没什么关系,但是她却能想到通过她的舅父来了解战马进入中土的渠道。

中土的战马数量并不算少,尤其是在关内京畿道、河东、大梁和河朔,但这些地方的战马种源基本上还是来自北方,要么西北党项人、西域回鹘人和吐蕃人,要么就是漠北包括沙陀人在内的突厥人,要么就是东北方向的契丹人、靺鞨人和奚人。

这三地都盛产良马,在盛唐时期,这三地的主要马场都在大唐控制之下,优良的种马源源不断的进入关中、河东、河朔以及平卢等地进行繁育,也培养出一大批优良战马。

但随着盛唐消失,无论是西北还是东北抑或漠北,这些战马种马的主产区都落入了异族手中。

中土虽然也还保留有许多牧场,但是缺乏足够的种马,中原之地的战马品质就日渐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