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战是肯定要打了。
一开始听说撤军,还以为北辽真的是在批量的撤军。
大量撤军,说明北辽真的有谈判的决心,是准备以归还燕云十六州来作为停战的筹码。
可少量不间断的撤军,还每日不超过千骑,这说明,北辽撤军的目的,跟遣使谈判是一样的……都是想掩人耳目,都是放烟雾。
也就是说,北辽在酝酿大行动。
可惜的是,自己这一路不会是北辽冲击的点……或许真的像朝廷预想的那样,北辽会冲击宫帐。
官家以身为饵的谋划真的要成功了。
“下下去吧,继续监视,并每日奏报北辽大营的情况……”
接下来,折可行开始撰写奏章了…~
“大帅,斥候的猜测可行?”
“是否可信,咱们都需要如实奏报,至于如何决断,那是中军的事。”
“另外,本帅准备抽调战车兵一万,番骑五千增援中军……”
“大帅……若大战真的发生,本部需要担负一路围剿的职能,减少一万五的兵力,可行?”
倒不是质疑,只是提醒主帅。
“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我部防区不是北辽冲击点。加上蔚州、灵州在完成堵截北辽传递情报通道后,大战一开,他们肯定会转头南下。”
“到时候,两部合一部,西路的围剿兵力不弱,甚至还是最强的一部。”
“到时候本部可能只需要承担西路南片即可。抽调兵力支援中军是应有之义。”
既然主帅考虑到了,其他人也就不说什么了。毕竟中军是官家和相公所在,重要性确实比围剿更重要。
事实上,他们西路军,真要是围剿战开始,肯定会与河东军会师,兵力不存在减弱。
逐日减量撤军?
“诸位如何看?”
折可行的奏报,是实事求是的陈述,很平淡。
“官家,臣这就向各大军征集北辽详细情况!”
章惇明白北辽这种情况的意义。折可行部有奇人。也给各路大军提供了参考。
说真的,现在的大宋军伍有点骄傲了……也是实力给了他们骄傲的资本。
“撤军完全可以成建制撤,北辽这般撤军的做法,肯定不是单纯的为撤军。”
“不过,老臣有一点不明白,既然骑兵有机动性的优势,又何必这样操作?百十里,对于骑兵转移不是多长的距离。”
还是有疑问。文彦博提出了大家都疑惑的问题。
“这个朕也想了。应该是北辽的战马状态问题。如果北辽冲击中军宫帐,折可行部和周桐部距离还是有些远。”
“提前将兵力集中在中军,在冲击时,可以让疲惫的战马,短时间不至于没了战力。”
狄青很认同官家的判断,这应该是基本的事实。
对于折可行抽调兵力支援中军,不管是赵曦,还是随军的诸位重臣,都没有任何异议。
判断是判断,事实是事实。虽然判断北辽可能会冲击中军,可没人敢肯定。
所以,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抽调兵力到中军。
既然折可行部有了情报,抽调兵力支援中军是正确的做法。
接下来…~
“官家,王舜臣部和种建中部没有任何异常,还是对峙状态。周桐部有异常,不敢肯定对峙的北辽队伍是否有撤军行为。”
“周桐奏报,这几日的北辽营帐,确实有些异常。同时,周桐部也抽调了五千战车兵,三千骑兵抵达中军。”
这就是了,基本上应该可以确定了。
中军宫帐就在王舜臣部和种建中部的中间。
这样的距离,北辽没必要调集了,完全可以在冲击战开始,全部集中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