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极是

“一旦开战,北辽与大宋的战事,在这期间,耶律乙辛必将得以喘息,甚至从中获利也不是不可能。另外一种可能,朝廷作壁上观,北辽在歼灭耶律乙辛叛军时,战火是否会影响到河北道?国朝又该如何应对?”

“如其被动应对,倒不如主动行动。大举派兵,对北辽朝廷,对耶律乙辛,都是威慑,同时也能对即将发生的乱局提前准备。”

章惇所说的,王安石又如何想不到,只是,这样的兴师动众,最终谈不下几座州城,这对于朝廷而言,那就是失败。

大规模调兵,朝廷是要支出钱粮的。再加上辅助番骑入战斗序列,战马补偿等等。这一水买卖,朝廷亏大了······

国朝现在是富足,朝廷财政很宽裕,但,那都是准备着收复燕云的。

官家这样的旨意,内阁若谈不下几座州城来,是真的说不过去。

谈判,涉及边境线的谈判,还是没有对战就关乎边境线重新厘定的谈判,那会那么容易?

“诸位,我在想,官家所说的国朝不能接纳叛军,若是朝廷将叛军家眷当做平民接收,这与国朝跟北辽的河东契约并不相悖,北辽朝廷也没异议的理由。”

“既然如此,朝廷在与北辽谈判时,就有了后手。这所谓的后手,便是这群叛军和家眷区别对待的方法······”

吕惠卿是最喜欢琢磨官家的,从很早就这样了。他总觉得官家的意思并不是想章惇所说的,更不是想王安石所说的给内阁增加难度。

吕惠卿着重考虑了官家说的:叛军是叛军,家眷是家眷的说法······

“吉甫,详细说说。”

王安石可能是年岁大了,也有点向富弼做首相时的味道了,不再突显自己,而是尽可能的协调内阁与内阁,内阁与臣工,内阁和官家等等的关系了。

不过,该背的锅,还是要背起来。这时候他也知道了,当初的富弼富彦国,在内阁与官家之间,也背了不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