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好与坏,关键在执行。这一点赵曦还是清楚的。
监察衙门的组建,脱胎于国朝的御史台谏,是取消风闻奏事后,以查证实据为宗旨的。也就有了依赖于内参弹章的习惯。
即便是到了后世,一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主动查案又担心会造成混乱。
赵曦之所以携范纯仁出行,是想在发现问题后,让监察衙门出面,搞一些覆盖满国朝针对性的调查,也算是一次专题活动形式吧。
后世常用的,赵曦借来用用,也算是为国朝臣工敲敲警钟,提提醒。
说实话,国朝发展的速度,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存在的问题。发现这些问题,才是赵曦此行的目的。
早发现,早整治,早弥补才是赵曦的想法,无意去折腾监察衙门。
“官家,这一级信息来源很少,历朝历代的皇命,最多就到郡县一级。国朝有里正参政,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朝廷在这一级没有衙门······”
富弼倒不是为监察衙门开脱,是在陈述事实。郡县治天下安,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的,真没有那个朝代,皇命能到了里坊一级,这不是在汴梁。
“朕明白。不过,越是没有朝廷衙门的一级,不正能体现国朝百姓的实情吗?富相,朕没有要找谁麻烦的意图,就是想了解一个真实的大宋,看一看汴梁的繁华之外,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大宋。”
“唯有了解底层,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实情的政策!正值换届,也该是重新规划国朝发展方向的时候,朕需要看到真实。”
“正如朕之前所说。汴梁体现了国朝的产业和商贸,说明国朝在产业和商贸上的规划已经初显成效。但是农桑呢?人以食为天,以农为本,农桑是任何产业都不可替代的。朕唯有了解了农桑,才能把握国朝发展不至于偏离······”
本来是要纠结汤饼铺的隐情,结果随着马车前行,三人倒成了商讨国事。
只要王中正不是个傻子,就肯定会安排随行的那些亲从官去打探清楚一切。赵曦如此,就是富弼和范纯仁也如此认为。
一个国朝最大的细作头子,不至于连这点觉悟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