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通关有两批货是二皇子手谕?”
“回官家,从调查的情况看,是蔡京借用了二皇子的手谕通关的。”
承办此事的就是蔡京,这是皇城司侦办的结果。
“还有哪些需要继续调查?”
“回官家,按照官家指定的方向,能调查的都已经查清楚了。只是······只是刑恕在太子遇袭后的第二天的去向暂时没搞清楚,不能明确刑恕是否是收尾袭击现场的人。”
从各方面的证据表明,太子遇袭所用的火器,应该来源于大理,但是,皇城司调查的结果,只有大理往国朝运送的途径相关人员,以及通过长江航道,漕运负责运送的证据。
最终这部分火器的去向,皇城司却再一次没了方向。
几百条火枪若还在境内,一旦朝廷发动,这将是······王中正不敢想,也不敢提醒。他相信官家考虑的比他周全。
这时候,王中正也想通了,为什么在太子遇袭时,所有伤亡的皇城司探知都不是火器致命,是因为歹徒对火器不熟悉,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次使用。
但是,从太子遇袭至今,几个月时间过去了,只要经过训练,熟练使用火器真不是难事。
“让广南西路的探知也动起来,参与到事件的调查中。”
现在还没搞清楚大理到底往境内运送的火枪到底有多少。
从工坊城的账目看,国朝支援大理王室护卫的火枪,先后有三次,总数达三千条,而对应配备的弹药是三千卫队攻防战中一个月的用量。
这个量可以完全不必考虑大理可以有什么居心不良的行为,而当初朝廷允许这样的支援力度,也是因为大理的文臣武将受国朝节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