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时刻,朝廷做关键的指示,是很有必要的。这一是没人异议,甚至对官家所谓的没有首功次功的说法也没有谁当场提出异议。
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哪能一场大战没有首功之说?无非是这一次大战,评定首功的标准会有变化,或者说,朝廷如此是为了避免最后一步,各路将帅因为竞争首功,而让大谋局功亏一篑。
“灭国之战呀,这是需要祭太庙、告祖宗,并铭碑撰文以告后世的丰功伟绩······”
富弼说的很含蓄,其实就是向官家在陈述一个事实,如此大的战事,功劳薄上的记载都是有相关程序的,不是说没有首功就没有首功,事实上是必须有个主次的。
该出的诏令要出,可最终的论功行赏也是必须有的。
“哦,这确实是应该的,那就一起吧。凡参与这次战事的朝臣、将帅等等,都应该是彪炳史册的英雄。”
好像官家说的很随意······富弼有些吃不透官家的意图。从官家的过往看,好像特不在意这些仪式,不管是亲征西夏赢下好水川之战,还是河东战击败辽夏联军,说起来都够得着告太庙了。
然而,一次都没有过,偏偏出战的武将就信官家的这一套,没人有过意见,甚至朝臣有人建议时,也都严词推辞。
往常可以说是为了保护武将,尽量低调处理,以避免被朝臣弹劾。而这次,官家也是在大肆宣扬这场战役,在事实上,朝臣对于目前这种军制基本认同了,武将、文佐官、监察官各司其职的军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对武将限制的。
这时候,即便是朝廷对武将大家表彰,相信朝臣也很少会有非议。
“官家,老臣以为,灭国之功不可埋没······”
“哦,富相,朕想问问,内阁诸位认为,这次大战的首功该是何人?别提什么第一位进西夏皇宫者,或者说第一支攻进兴庆府的队伍。没有了前期各路大军的攻伐,没有任何一支队伍可以做到直捣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