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

这些人,无一不是恩荫得官的主……这时候若范仲淹活着,肯定能想明白他当初那个明黜陟抑侥幸之所以失败的原因。

在国朝做官,做到二品大员以上者,谁家没一两个恩荫得官的子侄?取消恩荫,就意味着把朝臣们子侄得官的路给堵死了,就这一点,庆历新政失败就是注定的。

不像如今官家的做法,先喊出官制改革的口号,然后提供不同的职位供选择…~都是些事务性职位,本职上跟胥吏没区别,却冠一个官位的名。

既然前期提供了选择,到时候再一刀砍下来,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这一手,先把得利的老臣的嘴给封上了,也没有堵死后来者的路。

大家都明白,所以才如此死乞白赖的在监察衙门事宜上闹腾。

皇家银行,那是一赐乐业人的营生,又担心自家子侄进去,面对钱财管不住贪心而招致祸事。

市易寺和国营寺,又必须得得到薛向薛师正的认同。不管是不是官家严格要求,让这些老臣跟薛师正低头,他们还做不出来,毕竟薛向也是个恩荫得官的。

所以,除了特别倾向于这两个衙门而被薛向选中的,最后就只剩下监察衙门了。

且不说监察脱胎于御史台,本质就是清贵的职位,就说监察衙门的职能,就让人欲罢不能,那可是结人脉最有利的地方。

都在忙乱着,谁曾想官家又指示讲武堂开班了……

就在监察细则基本成型时,朝廷明发抵报,公布了所有监察官的名录,统一到讲武堂接受培训。

当名录公布出来,所有人才发现,这份名单并没有遗漏谁,几乎弹劾人的和被弹劾的,都在名录上……枉做小人了,让官家看笑话了。

听说范总监察问过官家原因,官家说了:国朝有府一十四,州二百四十余,皆需要派驻监察官,不用担心人多,反倒担心人不足矣!

回过头来,不管是朝臣还是相公,才发现又被官家溜了一圈……

谁都只能碎了牙齿往肚里咽!很简单,若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官家就是挖了坑,也埋不下人不是。

我成了仁宗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