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段思廉没有后路了,只能依靠宋国,没得选择。
整个大理,再没有跟他一心的部落,他现在只能这样借着宋国之威来统治大理。
他是大理的王,却又是宋国大理王……
他段思廉之所以还能做大理王,一是因为大理人理解他借兵的原因……毕竟在高氏谋反时,大理各部对他段思廉的支持力度有限。
二是因为,宋国的太祖在大渡河划过一条线。
同时,大理人对他段家继续做大理王,抵触的意愿不大,有利于大理的战后治理。
段思廉很清楚,他这时候只能依靠上国大宋,或者未来一段时间也必须依靠。
他现在除了王的称呼,什么也没有,还能怎样?
所以,整个国书语气都是诚挚的。
诚挚的感谢了上国为大理所做的一切,同时诚恳的向上国求援,请求上国派驻文臣,为大理永远臣属大宋而贡献。
连帮助大理的理由都没敢在国书里提,并且把藩属国直接换成了臣属。
形势逼人啊!
“先让臣工自愿报名吧。若报名之数不足,再从恩荫和特奏名中遴选。”
“文臣派驻大理,与矿城守卫兵类同,一律实行轮换制,三年为一个轮换期。”
“另外,大理派驻三年,按五年磨堪计。同时,在大理被大理王提拔或者擢升的品级,三年后回国朝,依然有效。”
“诸位相公注意一下,此次往大理派驻文臣,是大理改土归流的第一次尝试,第一批文臣也代表着国朝的目的和诚意,同时也代表着国朝文臣士林的素质。”
“还望诸位相公在遴选相关人员时,本着不辱国朝士林名声,不损国朝大目标为基准。具体详细措施,政事堂拟订。”
赵曦懂得一个帝王该做什么,该怎样做。
尽管政事堂做出来的细则没他自己做的好…~毕竟他多了千年的见识,他还是放手让政事堂做。
帝王就是帝王,不能当小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