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才让朝廷减少了军伍的一部分负担,他绝不容许让负担再一次加重。
他现在是枢密使,在军伍上应该有很大的话语权。
裁撤合并上四军的方案在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关于上四军裁撤的传言在汴梁流传,什么样的都有。
“如此合并,上四军的营地将去掉不低于三成,也就是将有三成的营地闲置……”
“太子殿下似乎无意掺合上四军营地之事?”
“本来此事就不是太子殿下主导。因谋反之事,杀戮甚重。太子殿下为我等文臣代训亲卫,算是跟朝堂示好之举。只是文相公……”
“太祖设置军营并非无的放矢,军营设置构成了守护汴梁的军阵,如此无秩序的裁撤军营,这是在破坏汴梁的军阵……”
“彦之兄所言极是!太祖设御史台的目的,也是我等的职责。如今政事堂决策存在失误,我等岂能熟视无睹?”
这就是矛盾转移,这就是不争即为争,这就是赵曦所希望的…~帝王只是裁决者,而不是利益冲突者。
原本文彦博擅改提议,并将事件扩大化,是为了凝聚整个文官体系,阻挡太子殿下扩军或者提高武将地位,甚至改军制的意图。
然而,赵曦这时候毫无痕迹的就退出了,这就让朝堂原本积聚的怼太子殿下的力量,一下子没了对象。
戏幕拉开了,总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关上吧?
再说了,裁撤军营势在必行,也是他文彦博的政绩。
赵曦笑了,阅奏折的时候笑了,笑的很阴险。
“……如今,政事堂执宰无视祖宗法度,无视汴梁百万臣民安危,不考虑汴梁城防,借太子殿下解决三冗之成果,盲目裁撤军营……”
“……军备用之于军,汴梁驻军是二十万还是十万,取决于军卒本身的素质。但军营存在与否却是汴梁城防军阵的关键……”
穿衣戴帽的废话太多,老爹的精神头可没那么足。所以,赵曦只是挑着捡着把奏折有用的话给老爹说。
还真的按着儿子的料想在发展。
再想想所有与儿子相关的事……事情没结果以前,似乎都跟儿子无关,可发展到最后,受益的偏偏是儿子。
赵祯都不知道怎样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