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伯约可值得托付大事吗?”
一边说着,诸葛亮一边让他坐下和他说话。
坐下后,邓芝定了定脸色,开始客观地分析关于姜维的问题,他究竟能不能被托付。
“通过这段日子的交往和观察,姜伯约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包容力和容忍度,这是我们中间所有人不可比拟的。
并且他晓畅军事,武艺高超,丝毫不下于文长和子龙将军,但他初出茅庐,终究是太过年轻,只要悉心培养,一定能够成为统一方大军的统帅。
但,他身为凉州人,并不属于荆州和益州两大集团的任何一个派系,因此……若引领不当,很有可能会纵火焚身。”
对于邓芝所言,诸葛亮摇着羽扇,胸中早有定数,其实他说的话不无道理,在重用姜维前,他也仔细思考过这些问题。
但姜维的出众才能和他的天赋优势,让诸葛亮心中下定决心,姜维的确适合担任他的接班人,只不过他年龄太小,还需要种种历练才能担得起大任。
见诸葛亮沉默,邓芝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把说姜维的话题,又扩大到了一个人。
“而丞相你把幼常安排在伯约军中,其实是想培养他,我大汉各个人才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所以,只有幼常这个败军之将最为适合。
若伯约在街亭一战没有言语,说要救援幼常,您也不会将如此重任托付给他,因为幼常本就是你悉心培养的接班人。”
随着邓芝把话题的范围面扩大,诸葛亮点点头,他说的话都是诸葛亮内心所想。
马谡心气高傲,街亭战败定然让他晴天霹雳,但姜维力挽狂澜挽救了战局,又救下了马谡,在某种意义上来看,马谡是不会接受他的任何施舍和救助。
但是从街亭回到诸葛亮大军后,马谡全身上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言谈举止,以及各种各样的行为,都收敛了很多。
“幼常的变化,的确让我吃惊,这个变化我是没有想到的。”诸葛亮挥着羽扇平淡地说道。
坐在那里的邓芝也十分诧异,究竟是什么让马谡转变这么大,姜维的到来对他的威胁有多大,难道他都忘了吗?
“明日把幼常唤来,或许就能看出个眉目。”
“伯苗,这段日子还要劳烦你去趟叔至(陈到)那里,文伟已经退出了对东吴外交的出使任务,现在由你来担任和东吴外交的工作。”诸葛亮突然想起了这些日子要再去一趟东吴与孙权接洽关于盟交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