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2页

云非一直不准公司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却又让手下的业务人员不择手段地去抢日本台湾众多机床公司的订单。

这就造成了非常大的矛盾。

吴忠达实在是无法想明白,云非究竟是为什么不愿意让公司的生产规模扩大。目前整个公司的生产能力,才八千台加工中心,三万台的数控车床装配能力,九一重工的年产值最多也才八十亿人民币。

今年,从四月份到现在,整个公司数控机床的订单国内已经超过了五十亿,国外超过三亿美元,几乎达到了他们的产能极限。后面还会有更多的业务订单呢!

“那就把装配的业务也外包出去。首都二机,东北一机,滇南机床厂,北方重工的数控机床厂这些不都是产能不足吗?转交一些订单给他们呗……”云非的话顿时就让吴忠达诧异了起来。

他离开老板身边没多长时间吧?

怎么态度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这……”

“没有什么这与那的,老吴,这些事情,以后你自己拿主意就行了。另外,有的事情不用考虑的太复杂。虽然以前我们跟国内众多的机床厂是属于竞争对手,但是现在,他们还有资格成为咱们的竞争对手吗?五轴以及四轴的数控机床我们自己生产,三轴的,把技术转让给他们一些,让他们为为毛贴牌加工。当然,如果他们不愿意,那就没有办法了……”要想跟国外竞争,就必须要壮大自己的实力。

云氏控股在这方面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发展下去了,太庞大的生产产能,最终只会在国内制造业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庞大的生产能力,将会成为负担。

所以,云非从一开始就让手下的人重视外协加工厂的培养。

每年,云氏控股将会有专门的团队负责各大外协加工厂的第三方审核,这些都不是搞着玩的,一旦审核发现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改善,将会失去云氏控股的外协配套商资格。

吴忠达从云非办公室出来之后,没有再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干,而是让人邀请北方重工机床业务部负责人、首都二机、东北一机等等公司的负责人到这边来谈事情。

只要云非告诉了他怎么干,他就能够干的很好。

一回到云非的身边,他就好像不知道应该怎么工作了。

只要云非随便提点一下,就知道了,他的这满头花白头发,就是因为没有云非老板的点拔而弄出来的。现在回到这边来了,虽然工作压力更大,他整个人却是轻松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