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7页

“一直听说你们这里面有着不少的前苏联专家,看来你们这里面基本上是以前苏联专家为主?”大领导没有想到,在下面的机器人以及自动化实验车间里面没有看到几个欧洲人,在这芯片研发中心里面,居然看到很多的外国人。

在云氏控股,外国人,也就只有前苏联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年国家对于人才的垄断一直都没有放开,大部分的毕业生为了铁饭碗而不愿意选择我们这样的私营企业,更何况,前苏联倒台了,很多的研究所因为缺乏了资金,有能力的另谋生路,没有能力的就在那里等死呢。这些前苏联人,在进入中国的时候,没有一个属于专家水准,唯独也就只有塔娜莉娅以及维萨里昂洛维奇这两个算得上半个准专家吧。”云非叹息了一口气。

这里面的苏联人比例确实有点高。

但是没有办法,国内的人才根本就没有办法达到他们的要求,而且塔娜莉娅等人已经让云非放心了,只要给她们安稳的生活,她们就能够为云非服务一辈子。原本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在现在已经开始慢慢地变得淡了下去。

当然,这个也就仅仅只是针对这些来自前苏联的人员。

在九五年之前,云氏控股不断地在接纳来自前苏联的一些技术人员,但是到了那之后,就很少让他们加入进来。

“你们的芯片技术是建立在前苏联的技术基础上的?”大老板不由有些好奇。

云非摇了摇头:“基础架构是我提出来的,他们只是根据我的架构进行深入地研究发展,所以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一系列技术……”云非很是平静地说道。说这话,他丝毫都没有觉得会脸红,会心跳。

反正这些东西都是从后世抄袭而来,这些技术本来是美国人的,不过现在美国人都得从他们手中买技术呢。

“前苏联的机械工业应该比他们的电子更加先进吧?”大领导看着各个用玻璃隔离出来的区域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穿着白大褂,除了眼睛,整个身体都是笼罩在衣服里面,也就没有进入到工作区域去,只是在外面远远地参观。

这里面,很多设备以及材料对于环境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要不然,也不会搞成无尘恒温的了。

“他们的机械工业先进?跟现在主流走的根本就不一样的道路。专机生产这种模式除了一些大规模制造的机械产品,数控机床才是发展的主流。前苏联在这方面要是真的先进,当年也就不会通过荷兰人从小鬼子手中进口五轴数控机床,最终闹出东芝事件。”大领导不是这个行业的人,对于这方面根本就不了解。

参观过程,也不过是走马观花看了一遍而已。

对于云氏控股的实验室里面的项目,大领导不了解,但是听着云非的前景介绍,也是表示了高度赞扬。

尤其是对于这实验室里面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研究,就是为了追上欧美同行,大领导更是高度赞扬了这个事情。技术研究这上面,只要不是陷入了瓶颈,完全可以用时间去把经验给堆积起来,用钱把技术给砸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