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页

“这就是我们设计的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每一个零件的生产,只需要八秒钟。在这个车间里面,人类的作用,就是保障这些设备的有效运行,在模具没有到达程序设定的磨损程度,整条线都会连贯运行……”对于眼前这些被震惊的人,吴越满意地按下了暂停键。

这个设计就是他们画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做出来的。

这套方案,并没有完全设计完成。

“吴总工,我们需要的是自动化生产线,不是利用三维模拟软件以及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制造出来的概念生产线……”这个方案,冯岳翎不曾见到过,但是这实在太让人震撼了。

看看那些美国以及日本甚至德国人震惊的眼神,就可以知道了。

“这不可能!目前整个世界上,根本就无法做到这样的自动化程度,尤其的汽车外壳在冲压过程的准确定位……”凯斯特第一个从震惊中反应了过来。

第1272章 三十二位芯片是否好用?

这绝对是目前欧美科幻电影里面的那些星际战舰之内的设计展示!

“你们中国人实在是太搞笑了。这根本就是三维虚拟设计,这样的自动化生产线,你们是准备用一百年还是两百年生产出来?目前的控制技术,根本无法实现,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凯斯特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

目前的工控芯片性能并不是太高,控制技术根本就不成熟。

这样已经不仅仅是单纯意义的自动化,而是智能化了!

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美国都无法做到这一点,更加不要说中国人了。中国人的技术,是这个世界上公认不怎么样的情况。如果仅仅只是论手工技术,中国人甚至可以排到世界第一,而工业化水平,中国在世界上,甚至不入流。

“你们美国人无法生产出来,不代表我们中国人无法生产出来!”吴越顿时就怒了。

美国人向来都是看不起中国人,时刻都在卡着中国的脖子,他在汽车研究院的时候,想要搞点高级的工控芯片,都是不容易的,而这些事情在中国,在九一研究院,已经成为了历史。

“行了,老吴,继续介绍,能不能做出来,不是嘴上说的!”云非很是鄙视地看了一眼凯斯特,而是让吴越继续介绍。

这个方案,并不是他们最开始打算提供的方案,这是吴越带领整个汽车装备研究所,在整个九一研究院全力配合而做出来的最高技术成果,很多技术目前并不是太过成熟,不过再有几年的时间,应该就可以满足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