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还得跟九一航空签订arj21的意向采购合同,到时候再派人去国外谈判需要采购的发动机以及其他国内无法生产或者研发成本过高的一些零配件。
这些事情,都得等到新的公司注册成立之后。
九一航空第一批次三十架支线客机的订单,还有七十架意向订单合同,都是这个项目的支撑。这些钱,云非打算自己掏出来一部分,然后再从银行贷款一部分。
第一批次三十架,这可是九亿美元,接近八十亿的软妹币呢!
现在的他手中虽然有着两百亿的资金,但是为了保证大飞机项目的运转,不像运十以及他那个年代那样因为缺钱而使得项目出现问题,云非直接比他那个世界的中国政府手笔还大,仅仅注册资金都是三百亿!
国资委出资三十亿,沪市政府出资三十亿,除了秦飞跟哈飞因为出人,出技术资料以及一些相关试验设备,除的钱要少一下,整个项目可使用资金达到两百四十七亿!
即使比在云非那个世界钱已经不再是钱的时代的一百九十亿的注册资金可是搞近六十亿。
而且,这个项目附属的arj21还有着至少两百亿的订单合同,完全能够支撑这个项目运转下去。即使需要更多的资金,这个项目的最大股东云非就会往里面注资,别的股东要想保持股权,除了跟着注资没有别的办法。
这是众人在合作之初就明白无误的,为了保证大飞机项目不受到体制因素的干扰,不再像运十那样仅仅为了三千万经费而下马。
第0930章 咱办大学不是为了捞钱
708研究所以及沪市飞机制造厂具体是国资委还是沪市市政府的,没有人深究,反正这些现在云非占了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
也就是说,本来是国姓的这些厂,现在属于云非的了。
如果仅仅从经济上来说,云非还是吃亏了,但是从长远来说,云非这个吃亏的人才是最占便宜的人。别的不说,仅仅是国内一些相关部门的审批手续,以他这样不受上面大佬待见的人,跑起来估计就难了。
要想什么特事特办,根本就别指望。
而现在这些组织部门的建设,由沪市政府跟北重他们来搭框架,然后云非安排人过来任职主要岗位就行了,他现在在沪市也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干了。
九一大学今年九月一号开始正式招生,虽然现在学校都没有建好,但是很多的准备工作现在也就必须要开始筹备了。最好是能够赶到五六月的时候老爷子来蓉城视察工作的时候能够把基础设施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