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云非来研究所,也不过是走个过场。
“这玩意儿不就是跟外面停着的那架运十一样吗?唯一不同的貌似就是胖了一点儿?两个引擎?”如果要说某个系统的布局图,或者某个零部件的总成图,云非看起来会吃力,不过这气动布局图,他还是能够看的明白的。
要是外形图纸都看不明白,他当年还真就白混了。
“严格来说,这本来就是运十的升级版。不过因为很多的系统改变,所以原来的修长身躯就缩短了,看起来就有点胖了的感觉……至于发动机,这是必须的,用四发或者六发就有点太浪费了,毕竟这是支线客机嘛……”程不时对着云非解释到。
他们最怕的就是万一云非这个投资的大老板异想天开非要多加上几个发动机,说这样飞起来速度更快,飞机的载重量更大什么的,以前他们可是就遇到过这样的奇葩领导的。
飞机可不是别的什么玩意儿,从理论上讲,发动机越多,飞机的飞行速度肯定就越快,起飞重量也就越大。但是这仅仅是理论。
别的不说,仅仅是那个反动机多了,产生的巨大推力,翅膀跟机身的连接处的强度都是无法承受的。
战斗机之所以不采用运输机这样把发动机吊在飞机翅膀上,就是因为在空中的速度个更快,在高速飞行中的各种动作产生的扭矩以及各种力,很容易就会折断飞机翅膀以及尾翼,那时候就悲剧了。
毕竟尾翼以及机翼,都是采用铆接的手段跟整个飞机连接起来的。
当初也算是云非命大,第一次去朝鲜,前苏联的飞行员把运输机当战斗机飞,居然没有出问题,要不然,云非就得再穿越一次了。
所以,在知道了情况之后,当年那名把运输机当战斗机飞行员给开除了。
在数千米的天空中,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中国的很多研究都是由不懂的指导懂的,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对这个项目的生杀大全。
程不时几人当然最怕云非不懂装懂学着那些领导们非得给他们建议什么,那时候,事情就麻烦了。虽然云非昨天晚上就强调了,他不会对这个项目做出任何干涉。
但是他们却从马凤山口中知道,他们这弄出来的第一个支线飞机型号arj21民用客机的设计要求基本上都是云非提出来的。因为这是云非目前最为需要的支线飞机。
他们哪里知道,云非提出的这些东西,全都是中国搞大飞机的各种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