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页

“什么叫我们不愿意跟他们合作?他们那是合作的态度?这些孙子这是来抢钱呢。出个品牌,居然敢要百分之六十的股份!”云非顿时就不满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这个时候都没有必要再去追究红旗那边的事情了。合作既然谈妥了,大体框架也已经弄出来了,咱们还是尽快跟北重以及132厂的人把细节的问题给处理了吧。”不管那些家伙私下来有什么协议,都跟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就这两天吧,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还得出多少钱,他们出多少钱。我总觉得黄乔松那老东西这次是憋着什么坏想要坑咱们。”黄乔松的表现实在是太反常了。

“这个到时候再商量吧。反正川汽现在属于我们的,拖下去也没有好处。万燕那边的事情也搞定了……”蒋建兴无所谓地说道。

购买川汽,他们还是赚了不少的。

第0884章 烫手的168亿

川汽虽然没有什么多少无形资产,但是里面一千多号的职工都是熟练技工。

这是要想进军汽车产业的九一集团最为需要的。

人才,熟练的技术工人,才是一个科技密集型企业发展的根本。一直一来,国内对于这些人才的竞争都是非常强烈的。一方面是谁都不愿意要的应急毕业生,另一方面则是谁都想要的有经验的技术人才。

九一集团现在成了一些国内是私人同行挖人的首选目标。不过,云非早就在这上面采取了防护措施。重要的核心人才往往都是签订长约,违约后果那是相当的严重的。

对于这些明显就是霸王条款的用工合同,劳动部门也都是没有任何的办法。因为每年九一集团甚至加薪的主流都是这些人,不违约,这些合同对于员工是最为有利的。一旦违约,这些合同就对九一集团有利了。这些年培训的费用,影响了别人升职加薪机会费用造成的损失什么的,他们都是量化的。

一个车间主任的违约赔偿,高达十多万。

各个研究项目负责人,更是数百万上千万不等。

有人说,可以采用消极怠工的形式等到人事部把他们给开了。采用消极怠工同样也是违约,这个违约后果将会更加严重……

现在,国内很多公司都是跟着九一集团在学。

挖人的成本有时候比自己培训人才更加高,但是很多的公司,依然愿意挖人。这主要就是那些深知人才重要性的外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