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页

美国卫星上天,靠的就是数控设备保证,而中国跟前苏联,基本上都是靠着老师傅们用锉刀生生锉出来的一些关键零部件!

一旦这个产品设计出来,中国很多的重型设备都可以开始制定加工计划了。

“老杨,你能不能不要这样口是心非?我说你们这些体制内混的人也真是的。五汉重工自认为技术牛逼,看不起天下同行,他们不是也没有搞出这个么?这样的重型设备,有多少人公司有经验?整个世界上都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机械加工设备!”对于杨清的口是心非,云非那是相当的鄙视。

北方重工集团的规模,在整个中国,都能够排到前五。

但是这样大的规模,如果不算军工产品那种根本就不按照市场途径走的财政拨款,他们的利益甚至无法跟九一重工这样的民营企业相比。

即使算上那些财政拨款的军工装备制造,整个北方重工的人均产值,人均创造利润,同样无法与九一重工比。

“小云,我不是不想干这个,我是担心一旦我们拿下这个订单,无法在规定的时间搞出来,会影响整个三峡工程的进度……”杨清对于云非的鄙视,并不在意。

“没有的事情,你们跟潘总的哈尔重工都有着五米立车的生产技术吧?这个技术,就已经是国内重型立车最大的生产技术了吧?难道五汉重工他们有比这个还大规格是生产经验?他们敢打这个的主意,咱们为什么不能?”云非真心有点蛋痛。

杨清这货不愿意搞这个,难道是因为跟五汉重工有什么奸情?貌似自己没有听到说过吧?

现在可是经济挂帅的时代。

一切,都是拿钱说话的。

他们这些行政级别不低的家伙,要想往首都的那些主管部门升迁,就必须得那他们公司的利润说话。

最能够挣钱,谁会挣钱,谁就能够上去。

这反正是国家的钱。中国人不挣,外国人才更加容易挣。

“小云,这不是这样的问题,这个业务,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好搞定的。国内的情况你也知道,如果你们是国企,这个项目完全没得说的……”潘志高对于云非热切,很是了解。

他何尝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