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页

这份报告,是他找的下面的人做出来的。

在中国,永远都不缺乏有本事的没有无法得到重用的人。

“那些台湾机床厂的企业,都已经开始了基础建设,九一重工要想保持现在的优势,就必须要抗衡那三家台资企业的压力。而他们跟国内的众多机床厂因为竞争关系,相处的并不好,甚至可以说非常差。所以,收购一些机床厂,这是最快扩大规模的道路……”游志俊现在都非常佩服这个做出这份分析报告的人来。

下来之后,一定要向自己的秘书问问,是谁做的,人才,必须要重用才行。

尤其是有着非常好的能力,能够给自己帮助的人才。

“金陵重工的技术实力并不强……”周明生还是觉得这事情不太靠谱,金陵市政府要想占九一重工的便宜,很难。

“9327厂原来的实力有多强?从建厂到第一台数控车床生产出来,花了多长是时间?况且他们收购金陵重工,估计也就是为了金陵重工的那些熟练技术工人以及熔炼铸造的产能。九院基地里面,可是在九一重工旁边建立了两家机械加工厂……”游志俊非常感谢老战友谢和平的情报。

“金陵重工的退休人员可是太多了……”虽然这对于金陵市政府非常有利,对那些金陵重工的员工也非常有利,但是对于云非这个年轻的九一重工的私营老板来说,就有点太那个了……

“就因为他们的退休人员太多,所以我们才感觉到压力大,每个月光是这些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以及医药费,就得好几十万,对于我们要养上百家的国营工厂,还得进行各种基础建设的市政府来说,这是一笔庞大的开支,但是对于九一重工这样每个月纯利润都是上千万的九一重工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人家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游志俊认为,迫切想要得到金陵重工来应对台湾机床企业压力的云非,根本就不会在乎每个月多支出数十万元的成本。

“就拿九一航空来说,每个月可是看亏损好几百万呢,那些飞机只要一起飞,一个小时的才成本都是好几万,看看云非那个年轻人,可有想要把那些飞机给卖掉?人家不依然支付那些成本吗?”

“唉,这事情,你看着处理吧,只要能够妥善安顿好那些几辈子都为金陵重工工作的工人就行了……”周明生对九一重工不了解,只想要好好地安置那些即将破产或者正在破产的国营企业的工人而已。

反正没有多久他就要退休了,只要安置好这些工人,他就心满意足。

……

“他们想要没说要求我们支付金陵重工那些已经无法偿还的贷款?而是仅仅要求我们每月支付金陵重工那些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跟医药费?”到现在为止,云非还真有点搞不明白。

这事情,到现在太反常了。

虽然金陵重工退休人员高达千人,但是这些不景气的国营企业工人的工作本来就低,甚至很多都是拿着市最低工资标准,没有丝毫的奖金,哪怕就按照每个月每人两百块钱计算,一个月也不过三十多万的成本支出,再加上医药费,五十万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