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页

所以,因为技术落后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那些红火了不少年的国营企业,开始走下坡路了。

“整个巴蜀大地,有几家铸造厂?渡口钢厂那边,虽然技术不错,他们那本身就不高的产能,能够供应我们原材料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给九一重工供应毛坯?你觉得,这提议靠谱?”云非无语。

如果有实力足够强的供应商,他何至于此?

“反正我是没钱了,即使咱们是一家人,老子也不能出卖自己这张老脸!”叶选美不管云非如何说,都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不借钱给云非。

“就两千万……”云非见到这老东西丝毫不通融的申请,不得不降低了自己的要求。

“那你自己找银行贷款去……”叶选美都不知道,云非这小子现在是不是有了贷款恐惧症。

“利息太高了……”云非嘿嘿笑着。

这年头,靠着关系能够借到钱,那是不需要付利息的……

“比老子还抠门儿……”叶选美逼视着云非。

他知道云非不愿意贷款的原因。

现在国家的执行货币紧缩的金融政策,对那些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的贷款,审批得非常严格。

九一重工本来不在国家限制的目录中,可惜他们有个喜欢胡乱花钱的老板。九一航空每月数百万的亏损,在一个项目都没有研究出成果的时候不断搞其他一些不相关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又是国家搞了很多年都没有取得成果的非常耗费研究资金的项目。

蓉城市里面大多数的银行,都不愿意在台湾机床厂大举进入大陆市场的时候贷款给九一重工。

如果,九一重工有了成熟的加工中心,没有任何问题。

九一重工能够生产加工中心的事情,连九一重工的很多员工都不知道。

云非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