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页

“现在都还没有开始,就开始谈如何分成果,合适?”黄乔松本来不是这样的人,但是他却学着云非说话的语气对着云非反问着。

他发现,这样说话,别他以前每天说任何话都得反复考虑才出口轻松了太多,太多。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们出了钱,就该拥有大部分的权利,要不咱们各搞各的呗。”云非翻了翻白眼。

132厂的第四代战斗机完成理论上的试验,不知道得等到多少年后呢,这货在老头子前脚刚刚离开蓉城,他后脚就找到自己,要跟自己还没有完成收购的蓉城工具厂进行合作搞高温合金材料方面的研究。

蓉城工具厂不过是一个搞普通合金的工具厂,哪里有什么能力去开发让整个国家无数的研究所都没有办法的高温合金!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我们出了主要的研究人员,所以,最大的蛋糕应给我们132厂。”本来132厂相当于只是委托蓉城工具厂进行研究高温合金,研究成功之后再进行生产,132厂出资购买。但是看到云非这样一副财迷的样子,黄乔松就觉得很有必要逗逗这小子。

现在之所以提出合作,不过是因为老人担心云非等到以后手中再有了钱,不断地往一些相关行业投入研究资金,到时候形成一个比国家研究实力还强大的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研究帝国,让中央的人难做,同时,云非也会非常被动。

很多时候,研究往往需要很好的运气。

而云非的运气,就相当好,至少,目前九一研究院里面的项目,都是一些国家搞了很长时间没有什么进展的高科技项目。

就仿佛云非背后有着一个庞大无比的秘密团队在支持一般,每次只要九一研究院的研究项目陷入了困境,云非这小子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让研究人员们恍然大悟。可是,不管怎么调查,丝毫头绪都查不出来。

不过这小子从小到大也没有去过国外,在花都的那两年,也没有跟几个外国人接触,所以,也不可能是国外的间谍。

“屁的人才,你也好意思说你们那些研究人员是人才?既然是人才,为何这么多年都没有取得丝毫的进展?别人第四代战机都快要服役,第五代都已经开始了研究,你们连第三代战机都还没有设计完成,还好意思说什么人才!”云非恶毒地对着黄乔松说道。

虽然在心中还是非常佩服蓉城飞机厂的那些研究人员,但是现在为了争取好处,不得不贬低他们。

“……”黄乔松无语,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云非的话。

有心要反驳吧,云非说的是事实。

“所以,在没有成绩之前,别说什么人才!真算得上人才的,就得当年那些在国家一穷二白搞出两弹一星的那批老家伙们,看看你们,比他们好了多少的研究环境?到现在,却连第三代战斗机的理论设计都没有完成。我都替你们感到脸红……”见到黄乔松无语,云非越说越来劲。

“够了,你小子别站着说话不腰痛。有本事你设计一套第三代战斗机出来?你他妈不知道情况乱说什么?设计战斗机,是这么容易设计的?建国之后的中国,机械电子行业都是一片空白,好不容易苏联帮着咱们把基础工业搞了起来,然后又开始了十年的大动乱,八十年代才开始起步的航空事业,在没有基础的条件下就能够说搞就搞?被他妈以为你小子走了狗屎运,捡到几个苏联的专家,搞出了几个赚钱的民用项目就开始翘尾巴!”被云非的这番话气得一佛升天的黄乔松几十年的涵养瞬间都丢到了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