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页

“邓老,欢迎您来蓉城飞机厂视察指导工作!”一个六十多岁,穿着一身洗得泛白的工作服的干瘦老头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小黄,我这就是来参观参观,哪里谈得上什么视察指导工作。对于你们蓉城飞机厂的成绩,整个中央都是有目共睹的。以后可别搞这些形式主义了,有这样的时间精力,放到生产研究上面去,别搞这些虚的!”对于黄乔松,老人有着很深刻的印象。

八八年黄乔松以五十五岁的年轻年龄当上132厂厂长,可是老人一力促成的。

这货原来是搞战斗机发动机的总工程师。

那时候蓉城飞机厂刚刚经历国家战略调整,军品订单少了三分之二,为了精简机构,更大限度地发挥蓉城飞机厂的优势,组建了新的专门从事民用飞机以及民品制造的130厂。那时候中央关于谁来出任132厂的厂长有着很大的争议。

“飞机发动机才是飞机的核心,战斗机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领空安全,要想摆脱我们在高科技领域对于苏联的依赖,就必须要搞出我们自己的军用发动机!高科技的工厂里面,就不要让那些不懂得技术的人去瞎指挥了!”真因为老人的一番话,让原本并不出名的黄乔松成了132,也就是蓉城飞机厂的厂长。

当然,130对外也称蓉城飞机厂。

132也好,130也罢,都是内部称呼而已。

第0403章 数控机床对于飞机工业的影响

“邓老,您这可就是冤枉我了。这些女工都是听说您来咱们蓉城飞机厂视察工作,自发组织起来前来欢迎您老人家的!”黄乔松知道老人的脾气,这会儿哪里敢说实话?

老人一向不喜欢铺张浪费,到哪里也非常低调,如果知道自己为了迎接他,让大部分车间的年轻女工都停工来迎接,非得把自己这个厂长给撸下去不可。

对于黄乔松的话,老人不置可否。

虽然他不喜欢这样的欢迎仪式,但是事情既然是这样,也就不再追究什么,走上前去跟那些道路连边挥舞着手中塑料花高呼欢迎的年轻女工们一一握手。

这时候,那些新闻媒体的记者们手中那些来自国外进口的相机开始快速闪烁起来,仿佛胶卷不要钱一般。

蓉城飞机厂里面老人很多的行程他们没法参与,因为那涉及到军事机密,所以他们必须在这些地方来找到新闻素材,应付上级领导。要是谁敢胆大包天跑到132厂的那些车间里面去拍照,估计不等到出了蓉城飞机厂的大门,就会被一些秘密部门给请去喝茶。

“这位是九一重工的老板,云非……”黄乔松跟考察团的领导们一一握手,当然,下午被安排来陪同老人的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们也得一一握手,虽然天天见面,正式场合嘛。不过到了云非的时候,黄乔松见到居然有这样的年轻人,还以为是某个大佬的后辈子孙前来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