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页

国家材料研究院的研究资金并不充足,在国内,有着无数的科研单位,研究经费往往是僧多粥少,也正是因为听说九一重工的科研环境,很多孙麟以及司徒贺云的老友拖着两人帮忙,想要把自己手中那些无法得到国家批准的研究项目放到九一重工这家民营企业来。云非对两个老家伙不错,但是他们却不能拿九一重工的云非当冤大头。

不过王炳坤不同,在当年大动乱的时候,司徒贺云可是欠了王炳坤的不少人情。

要不然,这次也不会这样逼着云非给立项。

因为这个项目不仅仅有着广泛的军事用途,在民间也有着更为广泛的市场前景。当然,这些都是他听王炳坤说的。

自从云非把所有科研人员以及九一重工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召集在一起宣布这几个才刚刚决定立项的研究项目之后,孙麟就知道,他跟司徒贺云两人这辈子就只能交代在九一重工了。

从那一刻起,他们就真正意义上成了九一重的研究人员,而不再是属于军方的研究人员了。本来他们就已经退休,已经完成了对军方的服役年限。云非现在搞这几个项目,可都是为了留下他们。

为了还一个二十多年前的天大人情,再一次欠了云非这个年轻老板的比天还大的人情。他们如果还想原来那样,他们的思想过意得去,他们的良心都无法过意去,否则,死的时候也无法瞑目。

云非这是在赌,在进行一番可能让他垄断国家一个行业,或者血本无归的惊天豪赌。如果在未来云非旗下的公司无法支撑庞大的研究资金,很有可能让他所有的产业都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破产。

司徒贺云跟孙麟哪里知道,云非进行这场豪赌,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逼迫,而是他自己决定的事情。

这几个项目,从大方向来说,那是关系到国家战略的项目,本身不应该他这个民营企业的老板来牵头。从小的方向说,如果在段时间内研究成功,云非就能够吃香喝辣,在整个地球上横着走都没有问题。

钨、钼,在一进入二十一世纪就被各国列为了重要战略物资。

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这两种材料,能够用到很多的行业。不过主要的还是用在军事用途上面,比如火箭上面的耐热零部件、点火装置的喷嘴什么的。

中国是世界储量最大、产量最大的钨资源国,储量超过全球的一半。中国钨资源储量520万吨,为国外30个产钨国家总储量(130万吨)的3倍多,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湖南、江西、河南三省的钨资源储量居全国的前三位,其中湖南、江西两省的钨资源储量占全国的55.48%。

原本两个老货只想研究与军事相关的纳米级立方氮化硼,但是云非的野心远远比他们大得多。一上来直接就是玩这些在二十一世纪都是世界难题的研究。

这几个项目,都是相互关联着的,不说别的,光是研究资金的投入,都得数以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