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为什么?”塔利利亚惊讶地问道。当初这个年轻老板给她安排项目的时候,她可是能够感觉到这个老板的急切,为什么在现在研究成功之后,反而不急了?

“因为我没有了建立芯片工厂的钱了。”云非咬着牙对着眼前这个孩子已经成人,却依然一副天真散漫的样子的苏联中年妇女的女工程师说道。

“你应该比我更明白,一家芯片加工厂的建设投资有多大,最少都得数千万!咱们现在整个工厂的固定资产抛开贷款,根本就不会有多余的钱。虽然咱们的设计出来的32位工控芯片在整个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我们缺没有足够的钱建立生产线,再加上,即使咱们有钱,也无法买到合适的设备……”云非心中很难受,眼前看到美味,缺无法吃到嘴里的滋味,太让人难受了。

塔娜莉娅也知道,云非说的是实情。

现在电子产业最发达的欧美,主流工控芯片也不过才是16,价格无比高昂,在性能上比8位的芯片高不了多少,但是价格则是8位芯片的数倍。也不知道眼前这个比自己孩子还小的年轻老板是从哪里搞到这个设计的,这里面的工控芯片,如果进行大批量生产,成本绝对不会比现在生产批量最大,使用最多的八位芯片高不了多少。

不过,这个投资就有点太吓人了。

哪怕是仅仅建立一个年生产量一千万块的车间,投资也会超过五千万!

芯片生产其实也就只有几种关键设备,离子注入机、光刻机、机这是集成芯片生产的关键设备。

在九十年代的中国,这几种设备,基本上还不能生产,必须得从国外进口。日本有,欧洲有,美国也有,就只有中国没有。

中国要想得到技术含量最高,最新研发出来的设备,不是有钱能够搞定的事情。中国现在国内从国外进口的各种芯片生产流水线,大多数都是国外淘汰的二手设备,仅仅能够生产4位甚至是2位的芯片,8位的芯片生产流水线,只有台湾勉强能够得到二手的。

“老板,其实这个也没有什么难的,如果你真的打算投入钱进行这些工控芯片的生产,我想,设备并不是太大问题……”塔娜莉娅知道中国的情况,苏联并不比中国好很多,甚至苏联的情况比苏联还要好一些。

“你有办法搞到这些设备?”云非诧异地问道。

这不是开玩笑么!苏联人如果能够搞到32位工控芯片的生产设备组装成的流水线,苏联至于落到现在的这种地步?

谁都知道,苏联的一切设备都是傻大粗!这就是因为苏联在微电子技术方面的不足造成的。

“只要有钱,如果您下订单,我可以帮您卖到这些设备,如果您仅仅是建立一个年产千万枚芯片的生产车间,最多只要五百万美元……”塔娜莉娅这会儿在云非面前,不是云非手下的电子研究所里面的主任工程师,反而成为了一个推销人员。

云非对着娜塔莉娅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