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要去工厂区,我们去生活区……”蒋建兴忙不迭地回答着年轻的士兵。
顺着那条通向生活区的路往前开了两三公里,视野逐渐开阔起来。随着大巴山深处这些工厂的建立,在这即将出巴蜀省的大山里面,随着各个工厂的建立,生活区也不断地扩大。尤其是到后来,无数的新生代在这大山深处出生,以及不少年轻的毕业生被补充到这大山深处的工厂里面,这里逐渐形成了一座城。
由于城市是六七十年代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并没有太大的规划,所以街道很窄,普通的街道也就仅仅能够容一辆车单向通过,主要街道也不过是一条数米宽的双向单车道。
这座城市,里面没有太多的特色建筑,都是一排又一排紧紧挨着的六七层高的楼房,两层的小楼都很少,一般都是各个系统管理生活区的各种职能部门的办公楼。
这是一座没有没有名字,没有政府的城市,在整个中国,就这么一个特例。
这个时候正是工人下班的时间,工人都通过工厂内部跟生活区相连的有轨电车在生活区边缘下车,然后四散在整个不大的城市里面。
在夕阳照耀下的工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很多人跟身边的工友一边说笑,一边向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不少人见到这道路中间出现的这辆挂着四个圈圈的奥迪100,在旁边指指点点。
工厂里面的领导,一般都是配的吉普车,以及老毛子的伏特加,同样也有不少的桑塔纳。这个年代在中国地面上奔跑的车型并不是很多,处在大山深处,很少有机会离开这个小城的工人以及家属们,他们见到的外来车辆一般都是上级领导来视察时候开着的红旗或者桑塔纳,当然,最多的还是在云非那个世界几乎看不到的首都吉普。
如何能够不对这辆一直没有见过,看着非常有质感的车好奇?
围着这辆车的人越聚越多,很多人在猜测着云非这辆车的来历。年纪大一些的工人不知道这是什么车,因为他们很少看电视。年轻的工人倒是知道这是德国的奥迪,毕竟电视里面经常看到各个领导换上了新座驾,一直到沪市的一汽奥迪下线的报道在电视新闻中见光之后,他们才知道这是中国从德国引进的新车型——奥迪,现在终于看到了实物,一些年轻人一边讨论这辆车的性能,一边跟身边的同伴分析着这辆车的加工工艺。
云非在车上听着好笑。中国的年轻工人都是这样,尤其是机械行业的工人,每次在看到什么铁疙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玩意儿是怎么搞出来的。云非也曾经刚开始跟着师傅学机床操作的时候也有个这样的经历,每次看到什么东西,总是不停地想这玩意儿是怎么制造出来的,需要用到哪些加工设备什么的……
第0121章 坑爹的爹(一)
这是一座建立在大山深处狭长山谷的小城,城市扩张到现在,已经无法再扩张下去。因为整个山谷已经被这数十年建立起来的房屋给填满了。
既然无法向周边发展,那就只能向着天空发展了。所以才有了如此多在外面并不是很常见的七层楼房。
云非凭借着记忆中的印象,把车慢慢地向着有着十多年记忆的地方开去,蒋建兴看着外面围着车指指点点的人群并没有那种回到家的高兴,反而一脸的惆怅,一脸的担忧。
随着的道路两边的人群不断向着后面退去,刚开始一进入这座城市就引入眼帘的七层高的楼房没有了,反而是那些外表看起来已经变得破旧的两三层高的楼房。这些楼房,云非知道,里面都是单间,整个一层楼就只有一个公用的厕所以及一个公用的厨房。他的记忆中,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不短的时间,不过却因为自己的外公的问题,最后一家人不得不搬到城市最里面的那些看起来破旧无比的石头砌成的平房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