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之上,为军,下辖三师。
如此,一都百人,一营三百人,一团九百人,一旅,两千七百人,一师,八千一百人,一军,两万四千零三十人。
如何?”
李孟羲几乎是照抄了现代军制的三三制,用来作为义军的军制。
为何要是三三制,三三制的优势在哪,之前,讨论在什长和百夫长之间加一个官职之时,三三制的优势李孟羲和刘备关羽两人就已经从头到尾讨论了一番。
基本上来说,一般人的能力,也就能同时指挥三个下级军官而已,多了就指挥不过来了。
当时,刘备和关羽都认可李孟羲对军制的革新,所以,现下李孟羲把后续的军制一股脑全完善之后,刘备和关羽无太大异议。
虽说,李孟羲所说的军制跟汉之军制大不相同,依刘备和关羽两人对李孟羲的认可和信任,足以让两人接受李孟羲的新军制。
到目前为止,李孟羲没有没有做错过任何一个决定,是任何一个。
军制,延伸到最后,才是将军。
也就是,没有其他牙门将之类的低级将军了。
刘备和关羽还算认可李孟羲制定出的新军制,唯有一点,刘备觉得团长这个称为不好听,听着跟民团一样。
关羽也觉不好听。
竟然是这样。
那就再想别的合适的称谓吧。
想来想去,也没想到合适的。
便只好暂设团长。
也就是说,关羽部八百余战兵,可分成三个营不到,关羽大致有一个不满编团的兵力。
按规定,应该称呼关羽为团长对吧。
李孟羲觉得,关羽应该不喜欢别人叫他团长,关羽更喜欢别个称呼其为将军。
此事到底也算个问题,军中称谓应该有严格规定的。
是团长,就得叫团长。
按李孟羲的军制,只有统两万余人,才称为将军,将军一词,变得尊贵无比。
汉代军制对李孟羲来说,各种陌生和有隔阂。
就比如,百夫长之上的,竟然是牙门将,士兵称呼牙门将,肯定是称呼将军。
再往上,再高一级的军官,还是裨将或者什么的,普通士兵还是称呼将军。
那要是,有人拉住一个士兵,问,“你们将军呢?”
这时,士兵就不知道,是找牙门将,还是找裨将军。
现代军制,比古代军制高效和科学的地方,这里就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