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待你我兵成

刘备身长七尺,李孟羲方九岁多,不到十岁,身长不及五尺,李孟羲跟刘备说,哪里练的不对,刘备弯着腰,很认真的在听,这就更像老师和学生了。

关羽见此有趣一幕,哑然失笑。

在随后的训练中,关羽看出了端倪。

总得来说,李孟羲的练兵之法,以静为主,不管是站立,还是原地转向,动作都不大,少有跑动之类的大动作。

其实是李孟羲觉得静止的动作还没练好,暂时不必练跑步和走动。

练兵持续了大致一个半时辰之后,夜深之时,练兵结束了。

想起傍晚时,教小孩子们学字的事了。

李孟羲便问,能不能在军中把教书先生给找十来个,教军中的小孩子识字,小孩子不能耽误了。

刘备关羽一听,皆认为此事是仁义之举,若不是此时夜已深了,三人就去找教书先生了。

刘备和关羽少时都读过书,对读书识字并不陌生。

刘备问,教识字没得问题,只是,军中无有书籍。

“不必有书籍,只教字便可。每日三五字,足够教了。”李孟羲答到。

“纸笔如何解决?”

“不用纸笔,使木匠营做一些沙盘,沙盘中盛沙,而后,以木杆做笔,在沙盘上便能写字。”李孟羲已腹有成稿,对答如流。

刘备和关羽相视一眼,刘备笑到,“孟羲即提此事,必已有十足把握。如何谋划,何不细细说来?”

李孟羲也不矫情,就把沙盘,木笔,还有用于抹平沙子的木板这三样工具给两人说了一遍。

当说到偏厢车,说到偏厢车不仅可用于组车阵,偏厢车一边高出的车板,很适合用来在上边写字。

关羽沉默片刻,“听大哥说过你的偏厢车阵,快些把偏厢车做好,某也可一睹究竟。”关羽看着李孟羲。

“好。”李孟羲一口应到。

关羽知道车阵,兵法里有。

只是,李孟羲所说的偏厢车阵,不同于汉军破匈奴时所用的武钢车,到底偏厢车是何模样,关羽很是好奇。

——

s:注李孟羲小朋友中秋节快乐,啦啦啦啦~